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用功和修行

仁焕法师  2013/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用功和修行

今天讲一讲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为很多同修都在问,到底我如何修行好?那么表示大家对用功和修行这两个层次弄不清楚。

不管你在家也好,在寺院也好,念经、念咒、念佛、闭关,应该算是用功。什么叫做修行呢?修行是在生活当中,在日常中,对照自己,改变自己。就如小孩去念书就叫做用功,小孩毕业了到社会发挥学到的知识文化,那是修行。用功是目的是加深自己的学问,修行是实践学问。

你们在家人,如何算是修行呢?汉传佛教有五大菩萨,其中仅仅有一位菩萨是以出家身代表,就是地藏王菩萨。其他四位菩萨,文殊、普贤,观世音到弥勒菩萨,是在家身。地藏王菩萨超度他父母,那表示生命解脱于出家,生活实践于在家。出家叫做出世法,在家叫做入世法。

大家应该懂得,佛法没有远离生命,佛法没有远离家庭,佛法没有远离生活,佛法没有远离事业。很多人都认为学佛以后不要家庭,不要生活,不要事业,这种学佛人完全没有理解。当然在用功的过程中,应该暂时有一段专门的时间来修养。比如小孩读书,从小学到大学的这个阶段应该是以学习为主。如果我们修养都不要家庭,都不要生活,都不要事业,那想问大家,我们修养这些东西干什么呢?

佛法本身的作用是什么?佛法本身是智慧的教育,佛法本身是觉悟的教育,佛法本身是慈悲的教育。如果人缺少了智慧就叫做糊涂人,做什么都不行;人如果缺少了觉悟,是非常小气的人。觉悟的人就是大大方方,大方缘分就大,小气就没有缘分。

有了智慧,有了觉悟,才能很好地发挥慈悲作用。如果人没有智慧,没有觉悟,所讲的慈悲是假慈悲的,同时容易变成好心办坏事。因为智慧的人首先明白因果,明白自己的能力,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觉悟的人有能力完善因果,然后转变因果。如果缺少这两个方面,本来你是一片好心想帮助别人,就容易变成好心办坏事了。比如人参是一种补品,你认为人有病了就给他吃人参,本来是一种好心。如果得的是瘟疫病,你给他吃人参,人参一进口,病人马上去“报到”了。给人参的人有恶意吗?没有,但是病人死了。

智慧是明白自己,觉悟是理解周围。我们经常说“贫穷”,没有智慧就贫,没有觉悟就穷。因为没有智慧的人根本不懂得把握自己,没有觉悟的人始终没有缘分,所以就穷了。

看一个人有没有智慧,就看他的事业、家庭生活,因为智慧是人的福德;看一个人有没有觉悟,就看他是否懂得照顾周围。智慧和聪明不一样,智慧人他做什么事都懂得因果,聪明人就不怕因果,最后就被因果淘汰了。觉悟的人就懂得,自己有条件生存,就必定给周围共同享受,这就是觉悟的人。

建立家庭不是单方面为了生活。家庭也好,社会也好,世界也好,应该以人为本。人应该以生命为本,人有命了才拥有一切。命没有的话,所有东西自然就变成身外物。比如身体不健康,你有山珍海味也吃不进去啊,也用不上啊。假如身体好,不需要山珍海味,天天吃野菜也非常有意思。

所以,修养并不是出家人的专利。用佛的观念来讲,应该是全人类普及修养。现在人没有明白到修养对世界和平很重要。修养是提高人类文明,是提高人类各个方面的进化,特别提高整个人类和大自然同步保护。
佛认为,生命灵性是平等的,但是果报有差别。果报有差别是他自作自受的过程。有智慧的人有觉悟的人,要把那些没有能力的人扶助起来,让他们和有能力的人一样得到平等、快乐、自在每一天。所以佛教以慈悲为怀,以智慧来法化人。

智慧是基础教育,觉悟是高等教育。什么叫做基本智慧呢?一切以人为本,人以命为本,命以健康快乐为本。人有健康和快乐以后就得到自在,所以《心经》里面叫做观自在菩萨。

得到健康有什么好处呢?自己首先不麻烦别人,自己得到自在以后就不去麻烦周围。自己有痛苦,一人有难,合家不安。合家不安了,就自然影响到全家的事业、生活,因为生活的好坏和事业直接有关。所以事业是生活的前提,健康是事业的前提。

我以前有病了才体会到健康很珍贵。自己痛苦是非常小的事,麻烦周围,给很多同修、也给家族带来很多的麻烦,那是大事。有健康多么自在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有教养的人的十大特征

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

【推荐】星云大师《现代青年应有的人生观》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所要讲的是现代青年应...

超越自我的身心

佛陀说:能统领百万大军的人,没有什么伟大;一个人能...

圣严法师《利人便是利己》

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烦恼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单刀直入就是信愿持名,你每天能念三万声佛...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

凡夫菩萨怎样修六度呢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

一定要正见,不要让人骗

底下讲智慧成满。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智慧究竟圆...

境缘无好丑,提起佛号正念

一日之计在于晨,丛林的早课是古佛青灯生活的特写。 得...

十个学佛进步的标志

做任何事情,进步有进步的标志,退步有退步的现象,成...

如何对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

佛顶尊胜佛母心咒

心咒咒轮 佛顶尊胜佛母心咒: 嗡ong 普pu 隆long 娑s...

净土法门对众生根机不设任何门槛

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

福报与相貌都很差,如何克服卑怯的烦恼

问: 弟子觉得自己福报与相貌都很差,与人交往时常感...

佛教徒能否养宠物

对于佛教徒能否养宠物这个话题,有很多人都可能思考过...

星云大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1》

各位同学: 大家都是佛教的青年,一个佛教青年就应该...

【推荐】从医学的角度看「我」在哪里

在《入胎经》、《住胎经》这两本经典里,非常详细地讲...

宏海法师:净土十要

(第一讲) 从今天开始,因为非常欣喜的,我们又是新...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

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

星云大师:供养的用心

随着佛教盛行,信仰佛教的人口普及,信徒的恭敬心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