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日常生活应如何修慈心

益西彭措堪布  2013/04/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日常生活应如何修慈心

慈心就似如意宝,能遍流一切资具海、饮食海、欢乐海、眷属海、受用海、音声海、言辞海、智慧海。安住在慈心中,畅游大乘法海,昼吉祥、夜吉祥,人天欢喜、诸佛欢喜。

《普贤行愿品》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观修?首先应学会发世间方面善愿:

观照地球上的人类,愿天下百姓幸福快乐。见人家父子,愿天下父亲慈爱、子女孝顺;见人家兄弟,愿世上兄友弟恭。得到食物,愿饥饿的人都能饱足;得到衣服,愿受冻的人都得温暖。

走到繁华都市,愿家家富裕美满;行经乡村田间,愿年年五谷丰登。

见人乘船渡江,愿他一帆风顺;见人翻山越岭,愿他不遇虎狼。见人贫穷,愿他富裕;见人丑陋,愿他端庄;见人患病,愿他健康。

喝茶时,想到把茶奉献给天下母亲;领工资时,观想这些钱连同无量的安乐献给有情;修集了点滴善根,也毫无保留地回向天下诸母。

推广开来,无时无刻不可以修慈,遇境逢缘都能转为道用。若能持续深入地串习,不难达到“以四海为一家,合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一般人认为“四海一家、万物一体”是一种高不可攀的理想,不可能实现。其实,无法达到“四海一家、万物一体”的境界,是因为有自、他的分党。以这种分党执著,导致起心动念都是为自己着想,对别人则不闻不问。

人的心量有大小。心量小的,只把几个人看成家人,给予他们安乐,对他人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概漠不关心。

心量大的,会以一地区、一民族、一国家的人为一家,想造福整个城市、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这种人相对伟大一些。若再升华,就不局限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而是以法界为一家。

一般世人也有一些善行,但因为不通达佛法,心量还是很小:只知道今生,不知道来世;只知道地球,不知道无量无边的世界;只知道人类,不知道六道群生;只知道给予衣食等安乐,不知道给予善趣、解脱、成佛的安乐。因为眼界狭窄,慈心也就无法广大。

学习佛法后,眼光会变得远大,慈心可以开展到周遍时空、周遍万物,而且能给予一切众生暂时、究竟的利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益西彭措堪布文章列表

人生中的三个「三」

学会做三件事 人一辈子有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

日常生活的十诫

托马斯 杰弗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起草人...

怎样才能看淡得失,轻松潇洒的生活呢

人活在世上,追求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是,拥...

痛苦源于执着,放下产生快乐

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用无着心来处事,用...

广钦老和尚临终的慈悲示现

老和尚在往生前约一星期开始,每天昼夜都自己猛力出声...

放下过去的包袱,开始全新生活

佛陀曾经在《杂阿含经》中告诉我们,人受到伤害可以比...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

心善,在即生中也能感得很多果报

唐捐必需用品时,是蔑他人之所需, 恶业利刃轮自己,今...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

什么是念佛的最好时节

朋友讲了他亲属的一件事,他的亲属在单位突发脑溢血,...

【推荐】疾病与念佛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属人之所遭,...

国人对佛教误解有多深

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

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无量照群迷

不动周遍同,就是不动道场,在一个菩提树下或者在道场...

佛制杀戒是最善的功勋

佛教和儒、道二教设教化导的初心,都是劝人向善的。但...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一、绪论 (一)、学习本经的意义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

财施与法施

求陀那与安息罗比丘结伴到舍卫城托,在回只园精舍的路...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问: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要成就...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做人做事

早期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绝不是培养神童。教育,不...

人生的十大恩

1、天地呵护之恩 人在天地之间,衣食取天地之精华,享...

仿荤素食不是肉,为什么也要少吃

作为肉类的替代品,仿荤实物似乎是素食餐厅的必备。仿...

禅的心要

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请问惟宽禅师道:身口意如何各自修...

秋季多吃6种素食抗感冒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物质,抗体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