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心灵的宁静

学诚法师  2013/04/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心灵的宁静

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心灵的平静与安详。可是现代人越来越不会享受这些,越来越沉溺于感官的刺激与快感,心灵越来越麻痹与僵化。

当今越来越忙碌的社会,清闲已经成了稀缺资源。即便这么一点点少得可怜的清闲,又大多被浪费在光怪陆离的声色饕餮之中,内心没有片刻的喘息余地。比如到了周末,本来辛苦了一周,总算有清闲可以休息一下,但是有多少人愿意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喝点茶、看看书,独享一份宁静呢?很多人一旦宁静下来,就会感到无聊、躁动、空虚,然后像对待仇人一般把宁静赶走,寻找各种各样的兴奋和刺激填满自己的心灵。

兴奋和刺激所带来的快感是短暂的。心理学指出,人有一种“感受适应”的心理现象,也就是当感官持续受到某种刺激,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便会出现疲劳,刺激所引起的感受会逐渐消退。只有加大刺激的强度,才能达到以前的感受水平,而越来越强的刺激只会让人更加迅速的疲劳,直至最后身心俱疲,再强的刺激都没有用了。佛教称这类不可持续的感受为“坏苦”。

所以,刺激固然诱人,但一定要适可而止,就如同山珍海味固然好吃,但不能顶饱。宁静看似平淡,却不可或缺,如同家常便饭虽然滋味一般,却可以保证身体的营养和能量,不让人挨饿。

宁静来自于调养内心。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在当今资讯泛滥的社会里,汹涌的信息洪流裹挟着所有人,乃至企业、国家都无时无刻不绷紧了弦。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容易产生过度反应,在生活中制造出不必要的纠纷和困扰。如果人能够平心静气地思考问题,就会降低误判的风险,消除很多误解和矛盾。

古人曾经流传下来很多调心与养心的方法,禅修就是其中一种。当禅修达到一定阶段,身心会获得一种纯然的喜乐,是任何世间快乐都无法比拟的。也有一些方法经过现代人的改造,失去了原有的真义。例如,瑜伽本来是古印度的修心方法,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辅助内心修炼,通过修行瑜伽达到证悟的境界在古代非常普遍,这样的人被称为瑜伽师,而瑜伽行派更是大乘佛教的两大主要流派之一。不过,现代人大多把瑜伽当成一种锻炼技巧或减肥体操,仅是为了身体健康,这就不免大材小用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离心之外,无别有法

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

【推荐】你在苦中作乐吗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体会「色即是空」、「缘起性空...

内魔不生 外魔不起

佛陀对于我们的劝诫,有两句非常重要的话──你一旦要...

哪个地方有障碍,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

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

星云大师:世间最困难的战争是内心佛魔之战

众生颠倒,往往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若无代表正义的韦...

提不起极乐世界的乐,应当怎么办

问: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来极乐世界的...

南亭法师《一切唯心造》

这个题目叫做一切唯心造,所谓一切指的是什么呢2你张...

忏悔业障每天都要去做吗

问: 请问师父,忏悔业障是否在向佛表达所做的业障之...

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

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 如肮脏器难填满,皮...

国务院参事室:建议恢复我国传统饮食习惯

我们痛定思痛,常常在寻找造成灾难的原因,寻找解决灾...

只有让父母彻底离苦得乐,才成就真实的孝道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有命令,要赶快行动,不应该拖拉...

癌症的三大原因:撑的、气的、累的

第三个就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乳腺疾病,现在很多年...

临终助念的时机该怎么把握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

修行的各种障碍都有哪些

修行地藏法门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为了消除业障。然而...

为小失大

从前有一个商人,借给别人五分钱,那人很久没来还,他...

无处不在的恭敬--东林大佛的设计与建造历程

大佛的建设意义与建设理念 东林寺净土苑的定位是纯宗教...

清净心

清净心是真诚心,时时刻刻、真心真意对待所遇到的一切...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问: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大安法师答: 回向和...

供养鬼神,能给你免灾难吗

如果你舍了佛、法、僧三宝,你能够再找一个帮助你的、...

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帮助

对于一个发起菩提心的学人来说,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

积累资粮与消除业障的五个方法

学会赞美,尊重他人 在《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