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星云大师:世间最困难的战争是内心佛魔之战

星云法师  2011/03/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众生颠倒,往往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若无代表正义的韦驮、伽蓝诸大战将,以武力来维护世间和平,则群魔猖狂,善良的百姓无以安居乐业。人间是个佛魔各半的世间,光明使者往往要伴随著胜利凯旋之歌才能到来。如同今日,世界各国高峰会议,若无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则无争取和谈的筹码;维护治安的军警人员,若无强大的正义使命感,以及精良的战术武器,则无惩恶擒凶,降伏恶势力的条件。

然而敌我武力之战,终非究竟,骁勇善战如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广大疆域,死后帝国随即被分割;又如蒙古元朝帝国成吉思汗,战军所到之处血流成河,而今战绩安在?又各国相互征伐,免不了共业缠缚,冤冤相报,徒增生灵涂炭而已。因此,在《佛本行集经》中说:若人善巧解战斗,独自伏得百万人,今若能伏自己心,是名世间真斗士。过去阿育王统一印度,早期南征北讨,所战皆捷,在四方臣伏之下,并未赢得百姓民心。由于高僧目犍连子帝须的度化,虔信佛教之后,政风丕变,德风远播,因此被誉为轮王化世。

以佛教而言,战斗力之显现,于内则为悲心大愿之深度开发;于外则为坚毅不屈之理念开展。其中勇猛无畏之代表者,如目犍连以神通威力降伏魔王;舍利弗以深广辩才折服六师外道;富楼那自愿投身蛮地,以循循善诱之耐力化导愚迷;大迦叶召集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律,防范正法湮灭。以上均为佛教战斗力之不同展现。

世间最困难的战争,不在于百万雄兵对峙,也不在于敌我阵势相当,而在于内心当中的佛魔之战。因此《四十二章经》形容修行者,有若披甲上阵与百万魔军作战的勇士,心性怯弱者,大多半途而废,唯有坚持愿力者能够达到最后的胜利。又修行者要有以下几种战略:

一、以正见持戒为盔甲:有形的盔甲可以抵御强敌,保卫自身;正见的盔甲可以抵挡诱惑,远离三毒。《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则云:戒德之人,道护为强,役使诸天,天龙鬼神无不敬服。因此,首先要有正见,才能走上正道;有了正确的人生观,还要持戒力行,才能圆满生命。

二、以智能方便为刀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安处不动,犹若金刚;以智能箭,斩烦恼贼,破生死军,摧伏魔怨,荷负一切,令诸众生皆得解脱。智能第一的文殊菩萨,手持宝剑,即象征以智能剑斩断烦恼魔军。因此,《佛遗教经》云:若有智能,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所以,有智能才能斩断烦恼的荆棘,建设心灵的殿堂。

三、以精进勇猛为力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求菩提时,擐精进甲,以大誓愿而为器杖,日夜精勤,增长功德,犹初白月渐渐圆满。凡事能精进勇猛,不生畏退,必能克服困难,成就胜果。

四、以慈忍大愿为战术:《忍辱经》云:怀忍行慈,世世无怨,中心恬然,终无毒害。又云: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忍,具足大力,能成就世间一切的功德。佛陀对于统理万民的国王,也有五点开示:一者、领理万民,无有枉滥;二者、养育将士,随时禀与;三者、念修本业,福德无绝;四者、当信忠谏,无受谗言;五者、少欲戒贪,心不放逸。是则仁王治世,文武兼备,则无有邻国怨敌。

五、以戒定慧为统帅:《维摩经》云: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戒如清水,能洗涤我们心地的污垢;定如璎珞,能庄严我们的身心;慧如明灯,能照亮我们的前程。以戒定慧三学做为我们与烦恼战斗的统帅,可以降魔,可以获得无量的圣财。

六、以八种正道为大军:八正道是离苦得乐之道,是转凡成圣的途径。正见,因缘果报、善恶业力、无常苦空;正思,喜舍、慈爱、巧慧、结缘;言语诚实、柔软、爱语、善言;护生不杀、布施不贪、持戒不淫、惜福物资;从事合理的经济生活;精进的增长悲智,断除贪瞋;以四念住做为安住身心之处;以见性悟道的正定,开启般若智能。依戒定慧为统帅,领导八正道的大军,是吾人防守六贼的坚固城墙,亦是战胜波旬的勇猛大军。

人天导师的佛陀,就是世间伟大的斗士,能在五浊恶世降服内外诸魔,成就佛道。四十九年间,建立和合僧团,派出法音使者,将光明解脱的大法传播印度十六大国。在思想上,突破了当时六师外道非究竟、非解脱的异风邪说;在社会组织上,破除根深蒂固的四姓阶级制度,将人类从各种缠缚中解救出来。因此,佛陀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成功的社会革命家,一生为了传播慈悲和平的理念而奋斗。孙中山先生有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言流传至今,佛陀则有菩提,精进,度众生的楷模传承千古。

综合上述所说,佛教的战斗观,主张人类生存在世间,必须要有强盛的斗志,勇于向自心的无明、懈怠、执著挑战,提升心灵的境界,让每一天的生命都有新的进步、成长,这才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对于人类整体的生命形态来说,世界各国除了对物质科学的关注外,在心灵科学的研究上更应该加强,利益一切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心被习气控制住了

您看,生气叫怒嘛,这个怒怎么写?上面一个奴下面一个...

【推荐】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场

以感恩心还旧债 我们常听人家讲:夫妻是缘,儿女是债,...

学习佛法应一门深入,还是博览群书

问: 学习佛法应当一门深入,还是博览群书?怎样效果...

吕洞宾成道前的十次考试

一,洞宾自外远归,忽见家人皆病死,洞宾心无悔恨,但...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里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住在那里?为了住的问题,有的人...

昌臻法师《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

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圆满了。为了便于大家讨论,今天提...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

慧律法师《幸福与安详》

安详,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

会观照的人,还怕人生会不圆满吗

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名为观照。凡今日社会人士,不...

星云大师:贫僧一生的岁月里一直与病为友

贫僧从小说来应该是一个健康宝宝,但眼耳鼻舌身心六根...

星云大师《永不退休》

人生在世生活,不管服务公职,或是私人企业,都有退休...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这次佛学讲座的最后...

想要断烦恼解脱生死,就要放下悭贪

供养具有灭除悭贪的作用。悭贪,就是吝啬、小气。佛菩...

少存一些利害得失的观念,生活将会有更多的阳光

我们很容易有非此即彼的观念。以为自己不富有,拼命赚...

万物皆有所用,无需自卑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

早晨第一杯水该怎么喝

健康的肌体必须保持水分的平衡,人在一天中应该饮用7...

【推荐】当遇到逆缘时,要观照两件事情

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

贪图供养堕饿鬼

佛陀时代,有一位非常富裕的若达多长者,所拥有的财物...

界诠法师的学佛出家因缘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二连...

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未来

当人的意气、情绪上来了,理智就看不见了。而当两个人...

真正的爱,在自己心间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八点半,医院来了一位老人,...

凡所有相,统统是实相

这个比喻要注意听,开悟的关键、常跟无常这个观念,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