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凡所有相,统统是实相

慧律法师  2018/12/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凡所有相,统统是实相

这个比喻要注意听,开悟的关键、常跟无常这个观念,这个就是关键。我用一个比喻:譬如我后面是一面大镜子,我们这个汽车开过来、开过去,人走过来、走过去,这个镜子有没有看到相?看得到。你走近这个镜子摸摸看,摸得到吗?没有。

我们的清净自性就是这个样子,我们的清静自性从无量劫就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从来不增从来不减,从来不生,从来不灭。生、灭、增、减统统叫作相,知道吗?当体即空,就是性。

好!再来讨论常跟无常,你看这个镜子相一直增增减减,车子开来开去……你在这个镜子前面看得到车子开来开去吗?生、灭、增、减,这个就是无常知道吗?无常映现到这个镜子的里面,镜子的本体摸得到吗?摸不到相。在座诸位!众生就是看错了!把这个假相误为永恒。因为依靠的东西错误,有一天他的理想会破灭、会痛苦,正因为他追求错误的东西,因为他只看到有相,没有看到本体。

如果我们也能够体悟,一切法变化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空。我告诉你,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

好!用这个比喻还是有一个能照一个所照,清净自性不是这样,那是方便说。在相上运作,我们说无常,在本体的不变,我们说是常;反过来,镜体是常吗?不对,因为里面相一直在变化;难道是无常吗?不对,无常当体即空,就是天地万物同一空性,无常当体即空,就是永恒。所以没有一定的无常,无常就是毕竟清净的自性展露出来的相,所有清净自性展露出来的相完全不可得,众生就是在这个清净自性所影现出来的假相迷惑、颠倒,叫作妄想、颠倒、执着。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动到念头,忘了,没有办法恢复原来这个样子,清净自性。

所以说,再一步一步来讨论,讲常跟无常,注意那个是方便说,清静的自性是无相,可是它能起作用啊!好,现在站在凡夫的角度说:我们见到无常,就非常嘛!好!我们体悟到有一个常的清净自性,这是站在凡夫说的,无常当体即空,就是有一个清净自性。站在圣人、大彻大悟人的角度,我们这个常的清净自性能够运用大智能在这个无常的世间里面,所有的运作永恒的大智慧的常,常、乐、我、净,清净自性的常展露在无常的世间里面,叫依体起用,大用现前,佛性无常,所以它能起作用。

好了!讲常跟无常,还是二法,知道吗?佛法是什么法呢?不二、无常、空性就是常,其实就是毕竟空。所以,常当下不离无常,无常当下就是常。看你站在哪一个角度说。所以对凡夫、小乘人讲无常,是要你离开五欲、六尘,告诉我们这个世间不是实在的,然后小乘人修行到一半时,哎呀!一切法无常,我依靠什么?世尊又讲一个常,你可以依照我们的清净自性。二乘人就说:我们还有一个永恒的佛性,还可以依靠。如果达到证悟的时候,性相一如,万法本不可得,没有来去、生灭、增减相。来去、生灭、增减都在起心动念间,统统在我们起心动念。动一个念头就有生灭,有增有减,现在要用我们的观念来解释了。

我现在讲的很多人都听不懂,我现在用钱来解释,眼睛为之一亮,你比较能听得懂。你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有没有这些钱?没有,你现在的银行存了很多钱,你内心里面的观念怎么样?是增加。你现在从银行一直取出来……你内心的观念钱减少了,这个统统叫作意识形态,叫作执着、颠倒、妄想。钱在我们没有出世的时候有没有?没有,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有没有?没有。

所以钱从来不增也从来不减,这个就是清净自性,这个叫作照见五蕴皆空,悟到我们本来的面目,所以什么叫作大彻大悟的心境?就是这个世间怎么变化,都跟清净自性没有关系,我们后面会讲到。六祖惠能大师就有讲过一句话,用现在的语言叫作:天摇地动,山崩地裂,都无关于清净自性,跟清净自性扯不上关系。为什么?清净自性无相,不能离开这些相,当体即空,即是无相,要不然,世尊怎么能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他怎么有这个能力?就是即一切相,离一切相,要是用我们现代化的语言叫作即现实又超越。知道吗?

简单讲:你今天从出生一直到死亡,你所看到的,只要记得一句话:统统叫作幻相,统统叫作虚妄的生,虚妄的老,虚妄的美,虚妄的丑,到最后虚妄的死,虚妄的病,因为业力卡住了,透不过这个五阴,从出生到死亡统统是叫作虚妄。但是注意,当你有一天学佛,进入佛门,我告诉你:开大智慧,凡所有的相,统统叫实相,你懂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于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

真心被六尘所覆盖的八个原因

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为何你要甘受轮回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

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⒈董子明居士,民国时期山东蓬莱人,学识渊博,曾经担...

水泡花蔓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家吉祥。我们又在道场白华庵,今...

慧律法师:在家众要怎么修行

什么叫做修行?现在说在家众三点: 第一,要守我们的...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

慧律法师《追求涅槃的心》

佛教追求的最高原则就叫做涅槃,涅槃翻译成中文叫做不...

如何与慧律法师交流问题

问: 祖国大陆的佛弟子无法与上人近距离交流,修行中...

太子出城游历,照见世间老病死

释迦牟尼佛出家前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为悉达多...

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威神誓愿不可思议

佛进一步开示,地藏菩萨因地久远劫来的威神誓愿不可思...

做到这十三条,你还会有压力吗

1、压力是是好事,它使人警醒,不会犯错。即使有错,...

发愿生西方,永脱生死轮转之剧苦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

对「空」的误解

我的同事得知我研究佛教时,他们大惑不解,认为我这是...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子女必看)

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 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

托钵生活的要义

释迦牟尼佛出世说法之后,有很多人跟他出家修道,他们...

印顺法师:唯人为能学佛

一、人类的特胜: 一般来说,人虽自尊心极强,却都看...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

真诚供养,受福无量

佛陀在世时,有一大富六口之家,奴婢、金银珍宝不可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