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印顺法师:唯人为能学佛

印顺法师  2011/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人类的特胜:一般来说,人虽自尊心极强,却都看轻自己,觉得自己太渺小,不肯担当大事,为最高理想而努力。这是错误的,其实人是顶有意义的。佛法说,在六道众生中,地狱太苦,饿鬼饥饿不堪,那里会发心学佛?畜生也大多是愚昧,不能了解学佛。阿修罗猜疑心大,不能坚信佛所说的话,又加上嗔恨心强,喜欢斗争。天国享福都来不及,更没有心学佛。所以“三苦八难”中,长寿天便是八难之一。因此,佛经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只有人最为难得,才能学佛。

有人问:神教与佛教有什么不同?我说:神教说人间不如天上,佛教说人间更好。既得人身,不要错过他,应该尊重人身,发挥人的特性而努力向上,这是佛教的一大特色。

人有什么好呢?经中说人有三特胜,天上也不及我们。大梵天、上帝虽然高贵,但都不及人的伟大。因人有三种特胜,所以佛特地在人世成佛,教化人类,向佛学习。三种特胜是:

A、忆念:人,在印度话中是“忆念”的意思。人的忆念比什么都强,小时的事情都记得,几千年来的历史,千百年来的经验都能保存而传下来。这在牛羊猪狗,甚至天神都不及我们。人的智慧最强,一切文化,科学发明都是依着过去经验的忆念、累积,而后能日渐进步,日渐发明。由于忆念而来的智力是一切所不及的。

B、梵行:克制情欲的冲动,为了他人的利益,能营为道德的行为,宁可牺牲自己,利益他人。这种由于梵(清净)行而来的道德是人类的一大特色。

C、勇猛:人生存在这娑婆世界,什么苦都可以忍受,无论怎样困难都可以克服。这种一定达到的决心与毅力也是人的特胜,在天上是没有的。这三种特胜如用以努力作恶,滥用聪明,也会造成大坏事,使人类的苦痛加深。不过种种好事也是从这里面发展出来。用以向善,就等于中国所说的大智、大仁、大勇。

大家都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经说佛性有四种功德,就是智慧、慈悲、信乐、三昧。德行通于慈悲,信乐必有精进,所以人的三特胜也就是佛性四德中的三德,在人身中特别发达。因此,人身容易修学成就,人类容易学佛。唐朝宰相裴休说过:一切众生都可成佛,但六道中真能发菩提心而修菩萨行的唯有人。佛性功德,人身最为发达,所以人才能学佛成佛。

二、从人道直趋佛道:在学佛的方便中,如生天,得小乘果,多是弯曲而迂回的。如修天法而生长寿天,为八难之一,障碍了学佛。有人以为学小乘法,证阿罗汉,了生死后再说。小乘如中途醉眠,不彻底也不迅速。所以我们应该走直截了当的路,就是从人的地位求生人间,一直到佛的地步。不求生天,不求证小乘果。依人身,求人身,不离人身而向佛道,都得从不离人事做起。有的人自以为修学佛乘,而信修天帝的神秘法门;或不重慧而专重禅,实是天法。有的没有大悲心,虽究大乘理,而等于走着小乘之路。天法与小乘法终究也可转成佛道,但到底是迂曲了。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应该先修人法:不离家国的人间正行,从人直向佛道,以免世人的误会。

现代众生的根性不同,尤其是中国人重人伦,所以中国佛教徒更应该从人伦道德做起。人间正行修集增长,佛道因行的功德也一天天增长,会渐近成佛的境界。我们不要糟蹋自己,应该利用这人生短短的时间,向这个目标而努力行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

问: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请师父开示。 能弘...

当代佛教徒要具备这3种意识

忧患意识 在佛教的经典中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末法时代。...

很想学佛,但为什么没有动力

问: 有的时候真的很想把佛修好,但是为什么过了两天...

梦参老和尚:能听闻佛法都是有福报的

这个世界将近有六十亿人口,究竟皈依三宝的有多少?这...

居士信佛不能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

罗伯特巴乔:没有佛教,我可能是个打铁匠

从6月13日的揭幕战开始,2014世界杯即将在这个夏天制造...

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深厚佛缘

我只是一个文化思考者和文化研究者,每次到普陀山,总...

证严法师:学佛

学佛者,最重要是培养慈悲心。若是失去了慈悲心,就失...

【推荐】当你的父母渐渐老去....

哪天,如果你看到我渐渐老去,反映慢慢迟钝,身体也渐...

佛教四大名山与十小名山

一、五台山 清凉圣地 风光独秀 五台山,又称清凉山,为...

【推荐】疾病与念佛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属人之所遭,...

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苦报

地藏菩萨首先说到南阎浮提典型的罪报情形,不同于其他...

中国古代文人的护生诗

中国古代著名文人中,有许多人对佛教有深厚的情缘,还...

不管发生什么事,莫向外求

整个一心三观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内观,就是安住清净...

在世间唯有这一句佛号最珍贵

一百多位参加庐山东林寺十天百万佛号闭关的莲友,在闭...

维生素的补法

一、看头: 1、头发发黄、发焦,缺蛋白质; 2、头发疏...

答非所问

世间各行各业,各人有各人的智识和经验,智识有累代传...

摩利支菩萨的功德利益

摩利支菩萨,梵语Marici,也作摩里支菩萨、摩利支天、...

婆媳关系中的修行

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关爱自己的丈夫、融洽的婆媳...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⒈董子明居士,民国时期山东蓬莱人,学识渊博,曾经担...

昌臻法师《以戒为师》

结夏安居是佛陀传下来的,利用夏季三个月时间,不外出...

智慧与福报

一、福慧双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但是有福报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