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当好自己情绪的调节师

2013/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当好自己情绪的调节师

国外有位学者作过一个情绪与生命关系的模拟实验。他把同胎所生的两只羊羔放在两种不同的环境里:在一只羊羔旁边拴一只恶狼,这只羊羔一天到晚总感到自己周围有威胁,结果这只羊羔的情绪处于极度恐惧的状态下,吃不下东西,日渐瘦弱不久就夭折了。另一只羊羔则在正常的环境中生活,旁边没有狼的威胁,在前一只羊羔因恐惧而死亡时,它仍然活得很健康,长得很肥壮。

这两只羊羔的不同命运,很清楚地说明了情绪对生命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生活学和医学研究成果表明,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作用,情绪不仅可以致病,而且可以治病。国际卫生组织前不久就此提出现代人的“健康”新概念;除了机体无痴患外,还应“天天有份好心情”。故一个最明智的人就是做自己情绪的调节师,做驾驭情绪的主人。EQ指数即情商(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最近提得很多,有的企业还把它作为考核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内容。

下面是心理学家们提出来的管理情绪的几条建议,你不妨一试。

1、当你情绪激动时,别忘了做个深呼吸。人们在情绪激动时,容易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的现象,或在心情不愉快时大脑紊乱,想法较多,此时体内的血液运输系统处于呆滞状态,身体极度缺氧,所以通过加深呼吸即深呼吸,可以增加外界氧气的供给量,提高肌体的运输功能,有效的解除胸闷,达到调节心情的功效,此种方法简单易行,运用于我们日常繁杂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2、当你觉得不愉快的情绪涌上心头时,你不妨将精力转移到那些与这种情绪完全相反的方面上。当你心情压抑、深重时,千万别一个人躺在床上或呆坐在屋内,你可以让外面幽美的风光陶冶你的性情,让开阔的视野排除心头抑郁。事实证明,改变或脱离不利环境,可以使你从不良的情绪中及时地解脱出来。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事,当情绪不好时,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转移注意力,从而起到平情绪的作用。俗话说:“风平而后流静,流静而后心清,心清而后鱼可数。”待到消极情绪有了一定的缓解后,再仔细想一想,心平气和的解决矛盾,往往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3、当你受到刺激,遭遇打击,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情十分不好时,千万不要把这些负性情绪压抑在心头,要想方设法把它发泄出来。如果闷在心里,不发泄出来,这种消极情绪就会慢慢吞噬你的心灵,你就有可能成了消极情绪的牺牲品。此时,你可以找个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法发泄一通,以达到排解消极情绪的目的。

比如,当你的心情压抑时,你可以去踢足球……将火“发”在它们身上;当你被别人误解而又没有机会解释时,你可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写在日记本上,从“倾诉”中得到慰藉。当然,这些宣泄应当是良性的,以不损害他人,不危害社会为原则。但有些人在日常工作中喜欢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到无辜的人身上,无意中造成对别人的伤害,此乃大忌。

4、当你感到沮丧、气馁、悲观失望的时候,最好不要怨恨自己、数落自己、责怪自己。你必须驱散萦绕在心头的忧郁的愁云,排除一切令你沮丧的想法和念头,不要使自己纠缠于一些不称心的事,不要纠缠于所犯的错误和令人不快的往昔,你要相信自己是可以和别人一样获得事业的成功,得到生活的幸福。你必须坚信,不管发生什么,你仍将是幸福的、快乐的。

5、当一些不愉快的往事萦绕你的心际,使你难以解脱时,你不妨像清理家里无用的陈旧杂物一样,将头脑中这些记忆垃圾清除出去。办法就是忘记它,彻底抹去这些记忆。这是一种有效控制情绪的好方法,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如果我们将这些不愉快的事从心里清除出去后,我们就会觉得心里十分轻松。

6、自我安慰是改变个人不良情绪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一种未能能够成立或实现的假设来安慰自己,从而求得心理平衡的良方,非常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讲的“阿Q精神胜利法”。比如,你被别人误解错怪,如果你想到“人无完人”,“或许过两天他会知道事情真相的”,这样,你的心胸必定能够“豁然开朗”。再如,一具朋友对你做了亏心事,你觉得很生气,这时你若想到“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你也一定会很快气消怨散;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你应该想到“人生不可能没有曲折”,从而正视事实,直面人生。无数经验表明,学会在生活中适当地对自己来一点“阿Q胜利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心理平衡的自我调节,从而保持身心的健康发展。

7、对于不良情绪的出现,还必须学会分析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弄清楚究竟为什么会苦恼、忧愁或愤怒。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弄清自己所苦恼、忧愁、愤怒的事情,是否确实可恼、可忧、可怒,有时实际并不是这样,那么不良情绪就会得到消解。有些事情确实令人烦恼、气愤,那么,就要寻找适当的方法和途径来解决它。

8、有时候,不良情绪靠自己独自调节还不够,还需要借助别人的疏导。当你有了苦闷的时候,可以把闷在心里的一些苦恼向家人、朋友倾诉,诉立委屈和痛苦,发牢骚等。这样,不仅可以排除心头的烦恼,而且还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正视痛苦,才是迈向快乐的第一步

倘若将人生的一生分成十份,不称心之时会占几份呢?古...

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

【经典原文】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

恐惧生死苦,更应济物命

母亲不论用怎样的料理方法,辛苦烹煮的肉、鱼虾、蛋等...

施比受更快乐

施比受更快乐!我们办公室的庞老师说过不止一次,因为...

去掉傲慢和嗔恚才能成正果

在禅修的过程中,要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傲慢是一种...

「痛」并不等于「苦」

一般人常把痛苦连在一起讲,分不清痛与苦的区别,多半...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

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

学佛从受戒开始,要勇争上游

慈舟老法师说,学佛从受戒开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

是什么牵引我们进入未来世呢

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

圆瑛大师:素食与佛教、世界、人类的关系

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

如何放下爱情

昨天有一位弟子向我提了一个问题:活佛,如何放下爱情...

如何看待好恶美丑的分别

网友:如何看待好恶美丑的分别? 学诚法师:世间法教人...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原文: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

香花与臭鱼

在佛经中说到一段譬喻,一群捕鱼之人,一天,卖鱼以后...

寺院烧香的注意事项

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然而,其实大多数人都...

祸与福来自我们的自造自受

当知祸福无虚,冥冥之中自有公平主宰。而祸之与福本来...

决定人生成败的85%是人格

西方学者经研究发现: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真正起作用...

唯佛与佛能究竟明了

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出去旅游、爬山或者什么,走着走...

微细的「五蕴」作用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 那么,做一个居...

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