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三种修行中特别殊胜广大而不可思议力量

净界法师  2013/08/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三种修行中特别殊胜广大而不可思议力量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三种力量是特别殊胜广大而不可思议:

一、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

在起信论上说,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都是具足无量的性功德。具足性功德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它本来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种的功德,广泛来讲它具足诸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为什么我们内心有这样的功德,我们却表现不出来呢?因为我们内心没有顺从真如,我们无始劫来背觉合尘,依止攀缘心,所以就把这种功德给遮蔽住了。

就好像一个人口袋里面有一个无价的宝珠,但他不知道拿出来用,结果过着乞讨贫穷的生活。所以在整个修学当中,怎么去启发我们内在的力量,这个是很重要的。当然本经的方法,就是正念真如,不断地透过这样的理观,去观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去息灭我们的攀缘心,慢慢地把内在的力量开显出来,这是第一个。我们要做的就是:启发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

第二种力量,是佛陀的加持力。佛力不可思议!

十方诸佛在因地时候都发过广度众生的本愿,这种本愿的功德是存在法界当中的,每一个愿对我们都有救拔的力量,所以我们讲佛力不可思议,这个是指外在的佛力。

第三种力量,是正法的力量。

佛陀所宣说的正法,我们依止这个法来修学,的确能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在这个地方所说的正法,特别指的是楞严咒的正法,广泛来说是五会的神咒,浓缩起来就是那八句的楞严咒心。在本经当中,咒的法,它的特色是能够密诠真如实相。这句话从二方面来说:什么叫密诠真如实相?

就是我们这一念去忆持楞严神咒的时候,第一个、它能够启发我们内心真如本性的善根,它会把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开发出来。在起信论说,我们一个人不断地跟真如本性相应,去观照它或者持咒跟它相应,这个人心态不同,他慢慢地厌恶生死的痛苦、欣求涅槃的安乐,自知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他那个菩提的善根就能够法尔地生起来。我们持楞严咒亦复如是,你每天不断地持楞严咒,你内心当中就会产生变化,慢慢就能够潜移默化地趋向于真如本性,远离了这种生灭的攀缘心。所以楞严咒向内能够启动我们心灵的力量,向外能够感应十方诸佛的加被。

为什么呢?

因为楞严经所诠释的正是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所以会得到诸佛同体法性的加被。因为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都是平等的一念心性,所以在自他不二的角度之下,得到十方诸佛同体法性的加持。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持楞严咒,向内能够开显我们真如的功德,向外能够感应十方诸佛的加持,这个咒是通内通外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敦煌歌辞)

鸡鸣丑。鸡鸣丑。曙色才能分户牖。富者高眠醉梦中,贫...

宣化上人:四摄法

浅言之,善知识就是有智慧的人,恶知识就是愚痴的人。...

【推荐】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凡夫定力有限,遇恶缘则易...

学佛不宜执一废百 消业除障应先忏悔

恶法会障碍我们,善法有时也会障碍我们。这是因为如果...

八个修行中「错上加错」的问题

人犯错很正常,因为圣人给了我们理由,那就是:我们不...

古代与现代修行人的不同

道人重轻 古所称道人,以世所重者彼轻之,世所轻者彼重...

有修行,才是真正的福报

能获最胜乐,大家对此要好好想想,真的。不要再这样想...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

【推荐】如何才能得到富贵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现在要跟大家讲的是:如何得到富...

情,为什么那么难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世间的男男女女都会因为感情的...

无相、无住、无念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

因果循环,辗转相续

普通人往往不知道佛教的因果到底讲些什么,其实老生常...

佛说解忧经

稽首归依正等觉  能度无边大苦海  恒以甘露润群生...

有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

勇于舍弃并且敢于放下人生舶种种包袱,才能够轻装前行...

人生虚幻梦境 不要为其所转

《楞伽经》上说: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也就是说,...

人生的三十个零

有计划-没行动=零,有机会-没抓住=零,有落实-没完成...

佛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受苦众生

针对我们这些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

净土教起之十因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

为什么提婆达多总想加害佛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种善因,不要种恶因,为什么呢?...

让业力沉淀,带业往生

你修行,你要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像佛陀说的,外道为什...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

第一天 万缘放下单提佛号 今天是佛七第一天,要和大...

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你在大乘经典当中,只要看到「自性清净、离垢清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