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抛弃贪执,终将徒劳身心

索达吉堪布  2014/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抛弃贪执,终将徒劳身心

诺尔巴堪布在厦门植物园的木碗专卖店,买了一个木碗送给我作为礼物。木碗本来就具有一种天然的木质纹理,在表面刷了一层本色清漆之后,更显出一种古朴意趣。我特别喜欢它,一直用它吃饭,好象什么东西盛在里面就成了甘露一般。随着贪执木碗之念的日益增盛,令我想起华智仁波切的一段故事。

将扬钦则仁波切在德格的时候,华智仁波切正以乞讨的方式四处云游。他有一个木碗,伴随他同甘共苦,浪迹天涯,走遍了多康的山山水水,因此,华智仁波切也十分喜爱它。

当他去拜见钦则仁波切时,见到上师的周围眷属云集,房间富丽堂皇,宛如宫殿,里面装满了各种金银财宝,心里想着:原来上师也很喜欢财物,这满屋的珍宝他也一定很执着吧!钦则仁波切以神通照见了他的心思,便一语中的地高喝道:“华智,你不要想得太多!我对这室内室外财宝的执着,远远不如你对你那木碗的执着!”一句话使华智仁波切心中豁然开朗,他恍然大悟:修行人并不一定要过苦行僧般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放下执着。

作为我们这些普通的修行人,更应抛弃对娑婆尘世一切名利的贪执。前人曾教诫云:“不结良因与善缘,苦贪名利自忧煎,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权看数十年。”如果不结下与佛法的善妙因缘,只是因苦苦地贪恋世间名利,而枉自担忧,备受煎熬。殊不知,一切自己所拥有的金银财宝,不过是让你暂且看守几十年而已,又何必执着呢?萨拉哈巴也说:即使芝麻许的贪执,也是轮回的因。

所以,我们应以如出囹圄、如弃枷锁般的厌离心,抛弃一切贪执。否则,不论你如何精进,终将徒劳身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善顺善成就

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城的尼拘律园中。当时,佛陀...

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断无明

居士鲍中素来信,近来做功夫,少少有了入手处,故问大...

【推荐】临命终时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

没有贪婪的心,就没有忧患

佛说:妄想是错误,执着是坚持错误。由于妄想执着,所...

因为有贪心,所以才会上当受骗

来到极乐寺,都是有缘人,佛说缘起甚深甚深!为什么说...

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

【经典原文】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

能把自身看轻事情看开,办道就容易了

办道这一法,说难也难,说易亦易,难与不难是对待法。...

天地广阔,不要画地自限

天地广阔,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寻烦恼。...

后妈的故事

有一个富商,妻子过世之后,他又娶了一个女人。前妻留...

顿悟后就能成佛吗

有一个刚剃度不久的小沙弥,问老禅师:一个禅者顿悟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天,法慧大师和两位弟子在经堂里诵经之后,稍事休息...

糜子仲为善得福

三国时代,东海朐县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本焕老和尚:这个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我现在今年103岁,出家81年。我本来出家的时候呢,是为...

不同净宗祖师的教义和历史地位

一、净宗十三祖的形成 卓智立居士请教印光大师:历代祖...

星云大师《身心安住的家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人生哲学讲座的第二...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么来的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明众生相续。 这个众生指的是我们五阴...

用意缘来供养三宝

意缘供养是指心中缘取真实物作供养,比如,看到一个非...

记慧明长老:从苦行生涯到一代高僧

提起杭州灵隐寺方丈慧明老法师(1860~1930),大江南...

惟觉老和尚:修善培福

人如果没有福报,生活上就会经常遭遇困难与挫折;相反...

把厌离心彻底地提出来

原来我在佛学院讲净土课的时候,比较年轻的学生说,哎...

一张长条桌的启示

在某次法会的因缘,担任机动组的职事,繁重而忙碌的出...

富足生活极具诱惑力,但财富等同于幸福吗

近几个世纪以来,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崭新的生活。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