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宗镜录》之法师十过

2014/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宗镜录》之法师十过

若不观心内证,法师略有十种过: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释论云。有论而无慧。所说不应受。

二、不融经息诤趣道。但执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识见心苦集。

三、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住。非佛弟子。

四、经云非禅不慧。偏慧不禅。一翅一轮。岂能远运。

五、法本无说。说破贪求。名利弘宣。宁会圣旨。

六、贵耳入口出。何利于己。经云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

七、无行而宣。何利于他。

八、又多加水乳,无道之教。教误后生。

九、四众失真法利。转就浇漓。

十、非但不能光显佛法。亦乃破于佛法也。

《宗镜录》关于法师的十种过患,是永明延寿禅师在宋朝时就提出来了,数百年过后的今天,还在到处“弘扬佛法”的法师和居士佛学家们,在法座上夸夸其谈,眉飞色舞的时候,何不扪心自省?

第一,只晓得研究佛学,文字的解释很有道理,但自己没有内观修心做真正的功夫,所说的道理无非依文解字,不是从自性流露出来的真实智慧,只是自己分别意识的揣摩。这种论说不值得接受。

第二种过患是,不能融会各种经典的道理,平息争论趋向修道,结果学问越高,自己主观的成见也越来越深,坚持自己的理论而批评其它的理论,因此我慢也越来越高,然而却认不到“见心苦集”,换句话说,学识越高烦恼越大,自己的心念都平静不了,平息妄念是学佛最基本的功夫。。

第三种呢?就是法师们光是研究经典而不遵循佛的遗教来修行,不依佛所教的三十七道品的四念处来入道。木叉的翻译就是戒,小乘的戒律又称别解脱戒,不依佛所制定的戒律来生活,所以佛说这不是佛的弟子。戒为无上菩提本,是一切功德的地基,不依戒律,所有的修行无非外道。

第四,佛经告诉我们要想修证只有一条路子,那就是修定修慧,打坐不是修定而是练习修定的基本,所谓定,不一定要盘起腿来打坐,真正的佛法若真得了定,不论是行、住、坐、卧乃至跑步、跳舞都要在定中,这才是定。由定而生慧,达到大智慧的成就。有人常问:佛法的成就是什么?佛法的成就是大智慧的成就,而不是功夫。但是真正的大智慧一定要功夫到了才能成办,所以佛经上讲:非禅不慧。不修禅定则不能得到真的智慧。“偏慧不禅”,如果只是光通学理的干慧,就没有真功夫的禅定。“一翅一轮”,定与慧就象鸟的一双翅膀、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岂能远运”,一个出家的法师假使不能定慧等持,哪里能够远大地弘扬佛法呢。

第五,真正的佛法没得话说,因此佛在《金刚经》中说,他没有说佛法,明明说了四十九年法,有三藏十二部经典纪录下来,却说没有说得一个字。因为真正的无上佛法,一切本空的境界不是文字言语所能到达的。所以说,法本无说。为什么法师们或是居士的佛学家们要说法呢?“说破贪求”,那就是为了破除一般人贪求世间的名与利。“名利弘宣,宁会圣旨”假如有人说法的动机是为了这两个字。名与利,那怎能合于佛法圣人的宗旨呢?

第六点,一般研究佛学的人“贵耳入”,比如我们同学们常说:老师找个时间讲什么课给我们听,好不好?一天到晚在贵耳入,然后耳朵听过来,嘴巴就贩卖出去了,就会吹了。就这洋“耳入口出”,心中没有正念。“何利于己”?佛学很熟,但碰到事情就过不了,这样对自己又有什么帮他呢?这也是人们常讲的:“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佛经上说这种人整天虽然很辛苦、很用功,但都是在替人家数钱财,自己一点本事也没有。

第七种,自己没有真地修行就随便信口开河乱讲,没有真正在宣扬一个东西,这样做不能利己更不能利他。

第八种,有些在讲的时候,牛奶里渗了水,不是真牛奶,而且可能还发酵了有酸味,听进来吃进去可能就肠胃不适,这就是无道之教。“教误后生”,而耽误了后一代。

第九种,佛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到了后代,因为真正的佛法没有了而越搞越糟。

第十种,凡是研究佛学的不管在家或出家,假如没有观心内证。非但不能使佛教弘扬而有前途,而且他自己也在破坏佛法。

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就是要如何返妄归真,彻见本性!法师就如名医,对各种药性都要了如指掌,对病人的病症轻重要能够准确判断,才能够对症下药,解除病人的痛苦!法师如果只会解释名相,消文释意,就如同医生只会背写药方,不能辨症施药。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何况关乎了生脱死的出世大业,法师纵然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如果连自己的生死都没有把握,又如何利益众生?就如同医生自己都一身病患,别人又如何敢让你治病?所以,法师担负着弘法利生的大业,在入道之处,最好通过真修实证,行解相应,让佛法融会贯通,从自性中流露出的真智慧才会令众生普沾法益,趋向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和传播佛法呢

随着现代弘法方式的改善和弘法途径的增多,当今社会,...

星云大师: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

一九四九年,我初到台湾,当时海峡两岸战云密布,人心...

星云大师:为信徒添油香

我经常在弘法途中顺道巡视佛光山各别分院。有一次,到...

凡夫应当先求往生后才来度人

原文: 某居士去年去世,彼先妄发大心,要在此世间度人...

梦参老和尚: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说我也不能讲经,不会说法,...

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问: 请问师父,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大安法师答:...

比比谁更有「道」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

在顺境时抽到下下签

其实一张签诗是好是坏都没有关系,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让...

【推荐】世间上什么寿命最长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 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

伸出援助的手

人这一辈子,离不开的东西太多。阳光、雨露和空气是大...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应该此时呢看到我身后的这块著名...

做自利利他的佛弟子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精...

【推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闻慧, 从听讲...

善导大师因机施教的故事

一、度化屠户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妇孺皆知,但多...

敬佛无定法

冬夜严寒,一个乞丐颤抖着敲响容西禅师的屋门,哭着向...

有利于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佛法讲「正命」,所谓正命是指正当的工作、正当的职业...

我们每天都活在欲望和病态的雾霾中

我们现在物质是发达了,科技是发达了,但是人的欲望也...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

梦中家财万贯,醒时两手空空

我们为什么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轮回,受诸众苦?因...

宏海法师:2019天津大觉佛子三皈五戒法会

好,各位善男子、善女人,咱们今天也是难得,那从观音...

事业成功是宿世福报还是今生努力?

问: 世间事业的成功是宿世修行、集聚福报得来的,还...

佛说不清净的布施

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