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凡夫应当先求往生后才来度人

印光大师  2015/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凡夫应当先求往生后才来度人

原文:

某居士去年去世,彼先妄发大心,要在此世间度人。九年至山被光呵斥,似乎转念。故后,其子讣来,言睡三日,不食不语遂逝。看此光景,殆非往生之相。

是以欲求往生,当放下此世间。并放下过分之狂妄心。(如同菩萨在生死中度脱众生,此须自己是菩萨始得。若自己尚是凡夫,便欲担任此事,不但不能度人,且不能自度。世间多少善知识,皆受此病,尚谓之为有大菩提心。须知此心先求往生则有益,以此不求往生,须是菩萨则可,否则为害不浅。)过分之狂妄心,为真修行者之一大障碍,不可不知。

再者某居士之为人,过于好名。故其所作之书,全仿佛经之口气。其以凡滥圣之过,殊非浅鲜。故致宏法之功,不得实益。百年身世,瞬息即逝。但祈专心致志于念佛求生,则某居士即为一大警策也。

文钞之《复潘对凫居士书二》

译文:

某居士去年已经去世了,他先是狂妄地发大心,要在这个世间度人,不肯求生西方。民国九年来山上,被印光呵斥,似乎转变了念头。他死后,他儿子讣信来,说某居士昏睡了三天,不吃不言就死了。看这个情形,恐怕不是往生的兆头。所以说想要求往生西方,必须要放下这个世间,并且放下过分的狂妄心。(比如菩萨在生死中度脱众生,必须自己是已经解脱生死的菩萨才行。如果自己还是凡夫,就想要承当广度众生的大任,那么不但不能度人,连自己也不能度脱。世间多少善知识,都受到了这种想法的祸害。还以为自己有大菩提心。要知道先求往生则有利益,不求往生只想要在这个世间度人,必须是证果的菩萨才行,否则为害不浅。)

过份的狂妄心,是修行人的一大障碍,这一点不能不知道。 再者某居士的为人,过于好名。因此他所写的书,全部仿照佛经的格式和语气。这种以凡夫滥充得道圣人的罪过,实在是非同小可。所以致使空有弘法的功用,不能获得实际的功德利益。人生在世一辈子,瞬息之间就过去了。请专心致志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某居士未能往生的教训就是一大警策啊。

凡夫欲“度人”,不但不能度人,且不能自度

印光大师开示两则:

1、学佛之人,古今亦有,初则知见甚高,极力自利利他,后则知见僻谬,且引一班人学己邪知谬见,为可悲可痛。究其受病之源,皆因好戴高帽子,致无知之人各以高帽子为彼戴,戴之已久,则正知正见已失,完全成邪知邪见。纵欲救援,反成按剑,只好任他去。凡好心学佛者,皆当令其立志自省,庶不至成此结果也。

2、利人一事,唯大菩萨方能担荷,降此谁敢说此大话。中下之人,随分随力以行利人之事,乃方可合于修行自利之道。以修行法门,有六度万行故。自未度脱,利人仍属自利。但不可专在外边事迹上做,其于对治自心之烦恼习气,置之不讲,则由有外行,内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自以功利为德,则所损多矣。

智顗《净土十疑论》:

问: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只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途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生?捨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

学佛人如何度人学佛

学佛之道,在于实行。若只张罗门面,不修实行,则亦只得门面之空名而已。既欲往生西方,自利利人,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上自父母伯叔,以至兄弟姊妹妻室儿女,及诸仆使,并及乡党邻里亲戚朋友,凡一切相识之人,皆宜以如上所行为劝。若自己实行上事,人自相观而善。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世出世间事,无一不以身为本者。若自不实行而教人行者,唯上智之人则可依从,只取其言之益,不计其人之能行与否。若非上智者,必腹诽背讥,反令造大口业。欲真利人,当事事尽已之分。则日用行为,皆含化人之机。久而久之,人自见信而依从之,固有不期然而然者。

复李尔清居士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愿生极乐的人,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

白居易《念佛偈》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舍三万两...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楞严经》中念佛圆通章中说: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

这一句佛号是方便,也是究竟

这个息灭贪瞋痴,它很重要的,诸位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观...

念佛简单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

〖疑虑〗 念佛简单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 〖破疑〗...

中国人口头心头的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阿弥陀佛的...

持名为往生正因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

仗佛慈力即生了脱

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

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

向鬼神祈祷就是邪见

世间人生病或者有危险灾难等等不幸,不知道念佛修积善...

佛法真利益多被极庸愚人得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为要紧。以在家人,...

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来书备悉。须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从前理学...

贫而不贪,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

贪会招祸,大家看贪字跟哪个字特别近?贫穷的贫。贫而...

纯素能更有效治疗糖尿病

科学家与研究人员在经过严谨的研究后,发现低脂纯素的...

道源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今天要与诸位讲的是地藏菩萨...

寺院道场的十九种法事法会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

不要盲信奇异的现象

佛经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出门,带了...

8妙招让你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

每天喝足量的水不仅能让身体各项功能正常运行,还能起...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

心念尽是贪爱,是长不出智慧来的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

身口意不清净,结果一定是烦恼痛苦

什么是恶语?无论所说的是何种话,无论是好听的还是难...

富贵修行难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