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寺院道场的十九种法事法会

2014/06/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寺院道场的十九种法事法会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有的是经大众复议通过者,如布萨;有的是对大众宣说佛法,如升座说法;也有于新春时为国家、檀那祈福祝祷者,乃至到山门迎春等;一年当中更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的多次举行等,方便社会大众参与修持。今略述数条于下:

1、布萨羯磨

布萨就比丘、比丘尼而言,指说戒、忏悔的聚会,即同住之比丘每半月集会一处,或齐集布萨堂(即说戒堂),请精熟律法之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戒本,以反省过去半月内之行为是否合乎戒本,若有犯戒者,则于众前忏悔,使比丘均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又在家信徒于六斋日受持八斋戒,亦称布萨,谓能增长善法。

羯磨,作授戒忏悔等业事的一种宣告式,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凡与大众有关的决策,须经大众三次决议通过,称为三番羯磨。

2、忏摩请戒

三坛大戒中,每于登坛受戒前夕,由羯磨和尚引导戒子忏悔发愿,以便身心清净,纳受戒体。

3、护戒诵戒

僧团中受过菩萨戒的僧众,每半个月诵菩萨戒法一次,借以勉励自己不忘发心,行菩萨道。

4、升座说法

丛林中,大和尚晋山就职,或逢节日庆典,乃至平日对大众说法,都称为升座。升座就是正式对外宣布、通告。例如,新春升座即正式昭告一年的行事。

5、年庆祈祷

丛林中,在大年初一的早课时,大众一起唱赞、诵经,为国家祈祷国泰民安,为护法檀那祈求福慧圆满,所以《宝鼎赞》中有“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

6、山门迎春

丛林生活,僧众平日不轻易走出山门。唯过年时,在初一到十五的某一天,早课后,由大和尚或监院领导大众,从大雄宝殿到山门外巡礼参访,藉此接触大自然。

7、上灯胜会

灯代表光明,点灯主要是点亮自己的心灯,因此,信徒在佛前点灯,是表示佛与人的心光互相辉映。一般寺院均在新春期间举行上灯法会,江苏省的扬州,有所谓:“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九算账,二十开张。”

8、结夏解居

结夏就是结夏安居,日期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开始,解居则于农历七月十五日。另有冬安居,是于每年十月十五日开始,来年一月十五日解居。

9、大座讲经

以讲经为主,讲演前先唱香赞、钟声偈等,并有信徒请法等仪式,是一种解行并重的佛事法会。

10、三皈五戒

指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乃至“自性三宝”,皈依即是肯定自己、尊重自己;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受持五戒则是尊重别人、不侵犯别人的善行。

11、八关斋戒

提供在家信徒学习出家生活,培养出离心,而于一日一夜远离家庭,进住寺院,并持守八条戒。过去一般均于六斋日举行,现在一般寺院均在星期日举行,一个月举行四次。

12、家庭普照

以信徒家中为聚会场所,一般均邀请法师主持并说法,透过轻松的佛法座谈方式,增进参与者对佛法信仰的理解及解答有关信仰、行持上的疑问。

13、春祭秋祭

指农历四月清明法会与七月孝道月的报恩法会,称为春秋二祭。

14、生亡普佛

指延生普佛与荐亡普佛。延生普佛用于消灾、作寿、喜庆;荐亡普佛用于往生、超荐、冥寿。普佛者,即对三世一切诸佛普遍恭敬,普遍礼请,普遍结缘的意思。

15、三时系念

元朝中峰明本禅师撰。属净土法门,主要目的是藉着系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超荐亡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离业海,直证不退,圆满无上菩提。

16、蒙山施食

蒙山施食,旨在利济孤魂。蒙山,位于今四川名山县。宋时有不动上师,人称甘露大师,居于四川蒙山,曾为普济幽灵,集瑜伽焰口及密宗诸部,辑成蒙山施食,成为佛门必备课诵仪轨。及至近代,有兴慈大师力倡蒙山施食,并加入六番开示,称为大蒙山施食。今日一般寺院大都于晚课后随堂施放小蒙山。

17、盂兰盆会

是藉着供佛斋僧的功德,以解救饿鬼脱离苦趣,并且报答七世父母恩德的佛事法会。一般寺院道场均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

18、瑜伽焰口

施放焰口,能令饿鬼得度,也是对亡者追荐的佛事之一。除了施食,以解除饿鬼的饥虚之外,最重要的是为他们说法、皈依、授戒,令其具足正见,不再造罪受苦,以祈早日脱离苦趣,成就菩提。

19、水陆法会

中国佛教中,仪式最隆重、功德最殊胜的法会,着重对水陆众生的普济,除了施食,并有诵经持咒的法施,可令受苦众生心开意解。

弘法利生是寺院的使命,虽然接引众生的法门很多,然而八万四千法门,皆是不离佛语,重要的是,要能应机教化,应病与药,如此才能示教利喜,接引众生悟入佛知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让你面对现实

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

宗舜法师: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宗舜法师: 这个剃发的风俗在古代印度对于重犯,就是...

谈感应

有些初入佛门的人对佛理的追求远不及对感应的追求。那...

为什么要皈依

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依。正如入党需要...

达真堪布:【佛】是什么意思

佛字是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觉。如果你只朝着一个方...

【推荐】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有什么不同

生死大事是件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只在生死死生之...

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何要尊称上下

僧人自称法号有:释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门某...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

合十的意义

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

佛学常见辞汇(十画)

【乘】 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

诵经时要注意这10个问题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

贪、嗔、痴

贪、嗔、痴: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

五乘法门的修行目标及相互关系

我们先看第一个,总标五乘的要义,先作一个总标。 我们...

海涛法师《忍辱菩萨行》

在佛法八万四千种法门中,忍辱为何会列于菩萨六度修行...

人生的两个大包袱

我看到许多人每天都背着两个大包袱一个是珍宝包袱,一...

圣严法师《地藏菩萨的本誓愿力》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

凡亲皆成怨敌时,是内存有歹毒心

凡亲皆成怨敌时,是内存有歹毒心, 恶业利刃轮自己,今...

野狐狸之喻

野狐狸黑夜遁入厨房,饱餐一顿后便睡着了。睡到天亮不...

吃这些东西不得病才怪

现在的肉更可怕的是加了很多的激素、化学的东西,它的...

何为傲慢

唐朝有个赫赫有名的大将郭子仪,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

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广弘诸佛菩萨的名号

当今时代,很多人把大量时间、精力,投诸于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