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印光大师  2014/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观来书,词义均好,无可改,故不批。汝年二十一,能诗能文,乃宿有善根者。然须谦卑自牧,勿以聪明骄人,愈学问广博,愈觉不足,则后来成就,难可测量。

十年前,谛闲法师有一徒弟,名显荫,人极聪明,十七八岁出家。但气量太小,一点屈不肯受。初次讲小座毕,拜其师,其师并未说他讲得不好,但云音声太小,由此一语便生病。而谛公之人,一味令彼心常欢喜,故傲性日增月盛。后由日本学密宗,彼所发挥密宗之文字,通寄上海居士林登林刊。其自高位置,已是唯有我高。后回国,至观宗看其师。谛公云,汝声名很大,惜未真实用功,当闭三年关,用用功方好。彼一闻此语,如刀割心,即日便病。次日带病往上海居士林,年余而死。死后不久,光到上海太平寺,林员朱石僧来,问其死时景象。言糊糊涂涂,佛也不会念,咒也不会念。此乃显密圆通,自觉世无与俦之大法师,以不自量,仗宿慧根,作二十二三岁短命而死之糊涂鬼,岂不大可哀哉。

设使显荫能不自高,谦卑自牧,中国学者,未能或超出其上者。光愍显荫以因此而死,为汝作前车之鉴。光现在已是苦不堪言,目力精神均不给。日间尚有人来,又有四方之信,勿道复,看也要许多工夫。光在普陀,由光绪十九年,至民国五年,二十余年颇安乐。经年无一人来会,无一信来投。自民国六年,王幼农以一信印数千,徐蔚如以三信印数千。次年又印文钞。从兹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又以不自量,刻排各书,以期利人。二十年来,直是专为人忙。今老矣,且以闭关作躲烦计。至朝暮功课,依丛林全堂功课外,每晚加念大悲咒,五十,或二十五遍。此外有空则念佛,不记数,以记数费力故。

汝年富力强,当先将净土一法,认真研究修持,此是凡夫即生了生死之大法。此法若无宿根,勿道普通人不能了彻,即彻悟自心,深入经藏之出格高人,亦多半不能了彻。以彼不知此是佛法中特别法门,皆按普通法门之义,致不肯信。或有信者,恐专宏净土,怕人小看自己,故不肯提倡。须知无论修何法门,烦惑不断,决无了生死分。唯此一法,但具信愿,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汝且勿以看过为事,当以熟读深思,方知光言无谬。

现今讲经者亦不少,然各随自意。汝且在易园处自修持,至有主宰后,不妨随喜各法师之讲筵。汝且自爱,光之爱汝,止此二纸,以后亦无暇屡屡诫说。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游有维居士书》)

谦者,不自满足之意

慢乃根本烦恼,学佛以能对治烦恼为有益,故不得不与汝说也。今且将错就错,为汝取法名为德谦。谦者,不自满足之意。金刚经,发度尽一切众生心,令其悉入无余涅槃,而不见一众生得灭度者。譬如天地覆载,但尽生成之分,不居生成之德,此真所谓无人我众生寿者相。乃所谓谦谦君子,有终吉也。能谦,则一切所应担荷者,咸担荷之。虽至圣贤地位,总觉人皆胜我。如海纳川,如空含象,绝无一物拒之不纳不含者。汝能善体此义,则身虽劳,而心常逸,其利益当自知之。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陈逸轩居士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世智辩聪与般若智慧

世间人书念得多,接触的事物多,看得多、想得多、观念...

茶杯与茶壶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寺院对住持和尚说:...

气盛不谦虚的后果

雪公老师在世时,曾不断勉励学生要培养眼力,扩展心胸...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湖南有个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国藩。他就写了一...

圣严法师:别当狡猾的人

许多人认为,做人应该内方外圆,但圆也应该要有不变的...

为什么会常常看不起身边的人

问:师父,我发现自己有一个毛病,就是常常会看不起身...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那怎么样才能信净土法门呢?前面的偈颂谈到多生多劫以...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因为举的这些例子都是顺境。...

印光大师永怀录

(归元译白、编辑整理) 一、印祖生平 莲宗十三祖印光...

祭祀祖先应该用素食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既久,不知其非,反以为...

印光大师《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

甚矣近世天灾人祸之频数,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惨也。岂天...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

济群法师《佛教的财富观》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造...

敲碎坚硬的壳

厚朴,落叶乔木,因叶大而浓荫,因花大而美丽,因药用...

【推荐】看起来像是在享受,其实并不快乐

我们明白了从自己的念头开始,也要懂得去规画自己的人...

培福修福的十个法门

第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

学佛人该有的心态和观念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吃穿等样...

人类一思考,鬼神就知道

鬼神为什么能知道呢?佛门中云:鬼神有五通,即天眼通...

海涛法师《戒淫断欲圣典汇编》

《杂阿含经》节录 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断除爱欲...

要懂得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中国古诗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

散念佛号要做回向吗

问: 对平时的散念佛要做回向吗?应如何正确回向发愿...

星云大师: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佛教的所有经典,都是座谈会的纪录!虽然在三藏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