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大愿法师  2015/06/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湖南有个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国藩。他就写了一本传记小说,名字叫做《曾国藩》。

他讲曾国藩的生平:曾国藩后来怎么会成就?——他很年轻的时候,也是才气十足,所以很年轻就当上了礼部侍郎。就相当于外交部副部长。

后来太平天国起义了,他就奉皇帝之命到湖南来训练湘军。因为清朝的正规军,这个绿营兵、满族的军队,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就依靠他来训练湘军。

一开始也还是能够打胜仗,起到了正规军都无法起到的作用。但是后来曾国藩就发现,自己做事情,碰壁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很多障碍:大臣也排挤他、湖南巡抚也不支持他、皇帝也猜忌他,后来就把他免职了。

他怎么也想不通。一开始他就想了好多办法,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现状,但是还是无济于事;后来赋闲在家的时候——就拿起《金刚经》来看。

前面一直想不通:你看,我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而且我为朝廷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见容于官场?而且对朝廷忠心耿耿,也遭到猜忌,皇帝也不信任……一直想不通。这个就死在观念里面了。

这个叫什么?就是我们刚刚讲的差别寻思观。他没有从自己执著的这种观念里面跳出来,卡在自己的观念里面。他认为自己很有正气。

然后读《金刚经》,他就悟到一个事情: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是出在于自身——这个路子就找对了。他发现是因为自己太锋芒毕露:自己认为自己就是正直的化身、认为自己很有成绩,不知不觉之中,当然也就得罪了很多人,也就不知不觉之中给自己制造了很多的荆棘和障碍。

他明白了以后,就决定改变自己的个性,不再锋芒毕露了。

后来皇帝又再命令他:再来统率湘军。那么他到长沙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拜访那些官员,没有傲慢,他职位虽然比他们高,但是他会去拜访那些下级官员,尤其是有一个湖南人左宗棠。左宗棠本来是曾国藩提拔出来的,但是后来又一直指责他,说他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如果以他从前的脾气,可能两个人就对着干起来了。但是他现在悟过来了,就不会那样。

他就先去主动拜访左宗棠,在很远的地方,他就下轿子,徒步走过去;也不穿官服,就穿一件长褂去拜访他,很谦虚。对于所有部门的长官,也都去拜访。乃至于小小的县令——长沙县、宁乡县的县令,都会亲自去拜访。

大家觉得他这个人改了,就都很感动,以后就都说他的好话了,当然也就传到皇帝耳朵里面了,大臣也就不再排挤他了。

其实他就悟到一个什么?就是说我们要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是靠别人,也不是靠外面的事情。

记得一开始讲的那个故事。那位女子一直找车钥匙,她不在掉钥匙的地方去找,她在路灯下去找。她就找错了方向、找错了地方。

同样的,我们要提升自己、要让自己的一切遭遇都很顺利、要能够改变命运,不是靠外在,而是要靠自己。

曾国藩也是这样的。如果你去要求外界怎么样?都是无济于事。你看,如果曾国藩像以前那样,一直是抱怨、埋怨说,这个大臣排挤他、朝廷对他不公……没有用!皇帝不会因为他一直抱怨就会重用他;大家也不会因为他抱怨,而不排挤他,反而会更加排挤他。所以要先改变自身。

有一些时候,我们认为对的东西,你去很执著它,你就死在观念里面。然后我们就会找很多理由去指责外在不对:哪个哪个不对、谁谁谁不公平,但是这个没有用。能够改变那个事情吗?不能。

所以我们要知道,要将对外界的要求转为对自身的要求,转为对于提升自己内心的要求,这样才能成功。世间人说成功,都是一扇由内向外打开的门,你不从里面打开,你在外面拼命推,你是推不开的。

修行也是如此。如果你不修好四种寻思观,那你对万事万物的执著心弃不了,你怎么能够成就?所以说要反求诸己,心念一转,万念皆转、万法皆转;心路一通,万路皆通。思路决定出路。

我们一定要能够修好四寻思观。修四寻思观,就能够生起四种如实的智慧、就能够突破障碍,不单单是要把表层的障碍突破,而且潜意识之中的障碍也要突破。

——节选自大愿法师《八识规矩颂学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在这世间我们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

依佛法看,怎么样才快乐?少欲才能够满足,随缘才能自...

大事缓处理,小事急处理

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不断,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大家...

【推荐】为何不能低下心来向别人学习呢

人首先要能够谦卑自己。众生为什么会有种种的苦恼呢?...

宣化上人:糊涂生命糊涂人

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步骤,人有「生、老、病...

心浮气躁、严厉苛刻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

谨记这三字,才能兴家立业得人脉

曾国藩家书中有这样的三个醒目大字:奢、逸、骄。 他将...

忍辱胜过怨恨

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真诚胜欺。 所谓忍辱胜...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过是久别的重逢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当你被业力无情的抛到这个世界的那...

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学习佛法,应当向善知识学习。过去有一头驴子,它的主...

真正的拥有

佛陀成道前是释迦族王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满八...

勿贪非分之物

过分的贪欲,是很多人不快乐的根源。 没车子时候,想...

谛观无常契真心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比丘们...

一切就在自然中---圆慧法师法语

1.真、善、美是有次第的。真是原原本本、是实相。在...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

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

一天,在书上看到一道选择题,觉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带...

佛陀座下的七众弟子

(1)优婆塞: 汉译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等,即是...

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欢喜,何以不饮?

问曰: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欢喜,何以不饮? 答曰:益身...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我们再看第二个传承:这个禅净双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

人心不正,太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纪晓岚是大学士,他一辈子都在编四库全书,所以...

济群法师《普贤行愿品》

第一章 导论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净...

粉碎你心中的恐惧

恐惧,是理智与快乐的杀手。 粉碎恐惧,乃至恐怖,这是...

如何让孩子也来学佛

问: 请师父开示,小孩子经如何让他走入佛堂念经,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