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人心不正,太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2017/0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心不正,太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纪晓岚是大学士,他一辈子都在编四库全书,所以他说,天下的学问,该说的话都被古人说完了。他就不说了。他就记录了一本,《阅微草堂笔记》,这里专门是他听到的当时的许多因果感应的故事,也包括鬼神故事。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学佛多看这些因果故事,能增加对佛法的信心。

纪晓岚讲以前有人爱诉讼,收人钱财就帮人罗列罪名,用各种言辞来帮人写状子。他每次写状子都不要人在旁边,包括他妻子。他每次写状子时,他妻子就趁机跟外人私通。后来他死后,他妻子竟然怀孕,私通的事情才暴露出来。当时的人就说,人想方设法算计人,结果总把自己算计进去。

现在有些行业,像给人打官司的,总是把有罪说成无罪,或重罪说轻,轻罪说重。这其实都是违背因果。有个人在做交通事故处理,也是从中伪造一些证据让人多得到赔偿,自己从中获利。这其实是违背天意的,这种钱财的获得,也守不住。果然他总是爱上赌博,不仅输了钱,还欠债累累。他说,我在给人争好处,多赔偿一些。其实他不知道,凡是事,都有因果。反而想着发灾难财,这是不吉祥。

人心不正,太聪明反而害了自己。像很多宣传,效果不好说成好。这也是不吉祥。还有做生意,投入大量广告。广告的钱都是来自买的人手中,反而增加买者负担,产品里头又有多少水分呢?这也是在透支自己福报。现在很多商人的福报,都是这样子被损掉的。

福报大的人一定要配合智慧和阴德。社会上赚钱很快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他本来有福报。他不做这些虚的东西,做其它行业仍然能赚钱。福报不变成钱,可以变成智慧、子孙、乃至变成其它阴德。但现在很多都变成了钱,而没有转化为其它的东西。钱财恰恰是不长久,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浮躁。

福报大的人,要负的责任要更大一些,他能引导社会。往好的,还是往坏的,都是要福报大的人来引导。如果做了很虚的,像炒股发财,保险发财,社会上大家都爱跟着虚,结果就是误导了。福报越大,越要小心。没有智慧,你错了,大家都跟着错。要有一种责任感。

以前福报大的人,一流的人都是搞学问,出家,唐宋时文化就空前繁荣。今天福报大的人都去搞经济,经济就繁荣起来。都去搞经济,没人搞学问,文化就不繁荣了。经济繁荣只能一时,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经济繁荣时,也是仅仅一百年左右时间。享受完了就没了,结果还是带来灾难。

比如宋朝时,经济最繁荣时,那时人们生活水平之高,导致人的杀业特别严重,吃的都要野生的。上至朝廷百官,下至百姓,不知道吃了多少动物。跟现在差不多,现在要吃肉,别人包装好的,随时都可以吃。这个业成熟的就非常快的。以前吃肉还要煮好,现在超市里头包装的打开就可以吃。方便让人造恶业,这个小聪明很可怕。结果到了后来,金人打进去,屠城,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人在富贵时,最容易造恶业,福报大,做善事时善业大,造恶业时恶业也大。所以应该要谨慎。这个时代是最容易迷失的时代。因为大家的福报都变成钱了,没有变成智慧。

这个时代,做什么事情最有意义?劝人行善积德最有意义了,希望人间有更多的地藏菩萨出现,多宣传戒杀、吃素、守五戒的道理。度化一个人能这么做,比拿钱去养他功德更大。呼唤人间有更多的地藏菩萨出现,地藏菩萨讲这一块讲得最为详细,而且踏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说自爱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国王诣佛所,...

养猫捕鼠,能滋生无量恶业

【原文】 人造恶业,如植葛藤,一本既发,枝叶蔓生。且...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这条讲的是不要张扬别人的短处,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

宝盖覆舍利,功德不思议

有一段时间,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

达真堪布:应该怨恨那些造业的人吗

问: 对那些造业的人,我们应该怨恨他们吗? 达真堪布...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何意

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

常常思惟因果轮回,才能生起出离心

我们如果不能听闻佛法,不信因果,不了解轮回的道理,...

从台湾风流富豪黄任中看邪淫果报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台湾曾经的风云人物,黄任中。 在台...

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

修福不修慧,象身披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从前...

平常颠颠倒倒,临终很难有正念

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 平常就要训...

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

很多营养学家都说过一句饮食金句,少吃人造的,多吃天...

培养说话的技巧

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

海涛法师《八关斋戒之开导讲解》

凡是众生都有感情,从有感情开始,必得要享受变化,有...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那么,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么样的依据呢?他能得到...

摄诸根得离苦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

有四种人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

观机逗教,真实不虚。净土一法是何种根机的众生得以信...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忏罪。我们每位道友,包括我也是这样的认识,因为佛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一个人为什么不成功?不是没有梦想,而是缺乏贵人相助...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

阿育王善巧度弟

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

净土易往而无人,病根在于缺乏厌离心

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