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无几呢

莲池大师  2014/1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无几呢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噫!盖有之矣,子未之见也。且参禅人得理之后,终不哓哓以自鸣也。龙天推出,然后声振一时,而名垂后世。彼曹溪佩黄梅之心印,苟不失口于风旛,一猎人之守网夫而已。清素受慈明密记,苟非邂逅于荔枝,一丛林之闲老汉而已,子何自而知之?况实心念佛者,志出娑婆,精求净土,念念如救头然,即其悟本性之弥陀,了惟心之极乐,若终身隐而不出,子亦乌得而知之也?凡上上品生者,皆得悟人也,往生传不可不读。

竹窗随笔》--莲池大师著

演莲法师白话译文:

有人问:参禅得悟的人记载在书籍中比比皆是,而念佛得悟的人为何却寥寥无几呢?唉!其实念佛得悟的同样不乏其人,只是你没有见到罢了。况且参禅的人悟得至理之后,终究不会自我标榜炫耀于人;必待龙天推出,方声振一时,而名垂后世。像曹溪惠能大师佩黄梅五祖的心印,如果不是失口道出“风幡”的妙论,也不过是替猎人守网的凡人罢了;清素禅师受慈明禅师密记,如果不是偶然遇到从悦禅师请他食荔枝,也不过是丛林中的一位闲老汉罢了。你怎么会知道他们是得悟的人?

何况实心念佛的人志出娑婆,精求净土,念念如救头然,虽已悟得本性弥陀,了知唯心极乐,倘若终身隐而不出,又如何能知道他们呢?凡上上品往生的都是得悟的人,你如果想多了解念佛的殊胜,则《往生传》这部书不可不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恶人尚且能往生,何况善人

隋天台智者大师临命终时预知时至,梵僧预告他化缘已毕...

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问: 我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她经常遇到有缘人就...

永明禅师劝世念佛歌

浮世生身事若何 犹如春燕垒巢窠 波波役役营家计 不如随...

昌臻法师《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

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开始了。我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 一...

阿弥陀佛就在我们身边

在几年的学佛修行路上,我曾经见闻过一些身边念佛人的...

念佛是二力法门

龙树菩萨乃是现生证得欢喜地(初地)之菩萨,其出世本怀...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学会世间上的两种快乐

问: 经常会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对别人好往往结果会...

肉食的害处和素食的好处

一、从健康的角度看肉食的害处 (一)毒素致癌(五毒...

【推荐】为什么富贵不能持久呢

现下总在分类什么富二代,穷二代,吊丝,高富帅之间的...

任是美满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参禅人,身心万不可浮华,不可骄泰,不可我慢。类如食...

法闻法师法语

一 人身难得 六道众生中人身最为难得,为什么人身难得...

【推荐】天竺十四祖龙树菩萨

在佛教的历史上,大成就者数不胜数。但是今天我们要说...

【推荐】从小养成的行为举止会影响未来的命运

从小养成得体的行为举止,对一个人而言至关重要,因为...

这七种情况下千万别杀生

世人吃肉,认为理所当然,就任意杀生,积集恶业,世代...

好好参一参腿疼的是谁

常怀敬畏心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不出行住坐卧。禅堂...

入禅之门第二讲: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禅本来...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

人人都可以役使鬼神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答:不但出家人能役...

母亲的存折让他改过自新

不到20岁的儿子,远在东京闯荡,苦苦营生。几乎每个月...

弘一大师《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