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圣严法师  2010/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的众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所谓‘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也有人说是财、色、名、食、睡,总之都不离物质的享受。在人间,虽然五欲的享受能带给人短暂的快乐和满足,但是对五欲追求,就像捕风捉影一样徒劳无功,风和影子都是虚幻不实的,勉强追求只会带来痛苦。所以,人间的众生虽然享受五欲之乐,但痛苦的时间其实是远比享乐的时间多。至于天上的众生,虽然能享受无尽的五欲之乐而不会有任何痛苦,但是天人的福报有一定的年限,当福报享尽以后,同样又会回到人间来受苦,甚至到比人间更悲惨的地方去。

到了‘色界’,追求的则是‘定乐’,也就是安住禅定而得到的快乐。虽然不同于五欲的欲乐,而且是大修行人才能享受到的,可是定的快乐,也只有在定中的一段时间内享受,一旦出定以后,定乐也会渐渐消失。

至于‘无色界’,则是最高的禅定境界,此时不但没有身心的活动,甚至连念头的活动也没有,只剩下微细的意识。但是这种禅定也有一定的年限或时段,当定力退失、出定之后,又会回到人间,甚至到地狱、饿鬼或畜生道去了。

由此看来,无论是欲乐或定乐,随时都有可能失去乐的享受,而且很快就会带来灾难,所以都不是最究竟、最真实的。因此,三界就像火宅一般,燃烧着苦恼和不安的火。而我们都在烦恼中苦中作乐,虽然处境已经非常危险了,却依然没有危机意识,还是不断追逐着不可靠、似是而非的快乐。

但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并不是从火宅之中逃出去。虽然小乘佛法认为三界就像火宅一样,需要赶快离开;但是大乘佛法认为,只要我们内心不会被贪、嗔、痴等烦恼所困扰,那么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像在佛国净土中一样。所以,并不一定非得逃离三界的范围。

因此,大乘佛法所说的菩萨与佛,是不离三界的,虽然和众生一同生活在三界之中,却不受三界的痛苦。他们和我们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但他们的心里早已没有恐惧、贪爱、怨恨、怀疑或是不安全的感觉。他们不但不觉得自己在受苦受难,而且还不畏艰难地救苦救难,这就是菩萨精神。佛、菩萨都是从三界烦恼中得到解脱的人,也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对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身受与心受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

别看它是一条黑母牛,牛奶一样是白的。 格言 珍妮是个...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

【推荐】五种对治烦恼的观照方法

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获得快乐的三个要点

福新年有很多好听的话,其中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新年快...

【推荐】贫不等于苦,富也不等于乐

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越多事情你越想得到它,反而往往会远离你,正所谓凡事...

菩萨有十种自在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

圣严法师《个人业报个人消》

常常想,现在这个社会真是不可思议,什么事都讲究快速...

圣严法师《放焰口做什么》

焰口,是指鬼道之中的饿鬼。鬼道众生分为三等: 1.在...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

参禅会出现的三种习气障碍

你在参的时候,过去的种种习气烦恼,就会在身心中翻出...

学佛转不了业力是什么原因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

阿弥陀佛是怎样成佛的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

演员傅冲素食七年,掀起剧组素食风潮

家庭剧《好歹一家人》正在东北热拍,剧中众多实力演员...

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

原文: 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以佛法深妙,人莫能知。...

无常的含义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

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

华严祖师杜顺和尚的故事

《华严经》八十万字,皆为甚深广大法界因缘与因果,非...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披祇国,妙华山中恐惧树间鹿所聚...

宣化上人:临终念佛忏悔灭罪

在临命终的时候,这暖、息、识将要断的时候: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