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惟觉法师  2015/0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道理,起惑、造业,就枉费了这一生。儒家说:“罔念作狂,克念作圣。”强调这一念心的重要性,与佛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善去恶 慧日朗然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作学问是累积而来的,是一个加号,如儒家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学海无涯,所以要博学多闻,活到老、学到老。修行则是一个减号,经常检讨反省心当中的无明烦恼,有了过失马上改过,烦恼化得干干净净,清净心、无为心现前了,就是净土。虽然是两条路,但不相冲突。

一个是知识,一个是智慧。知识是学来的,如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知识,不管学多少,这些都是后天一层一层加上去的;时间一久,不复习,就忘掉了,无论科学、哲学、医学,都是一样的,这是属于知识的层面。

一个人能判断、能觉悟,知道是非善恶,了解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这就要靠智慧。打坐时,就是要反省检讨,把心当中的烦恼化掉,这就是智慧。有了过失,知道检讨、反省、改进的这一念觉悟的心、觉照的心,就称之为智慧。所以,知识是后天学来的,智慧的这一念心则是本具的。

昔王阳明贬至龙场驿,悟到格物之道,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的心有体、有用。以用来说,起善念就是功德,起恶念就是罪过。“知善知恶是良知”,知道现在起的是善念还是恶念,这个心就是觉性,就是良知良能。“为善去恶是格物”,把心中的杂念、妄念统统沉淀下来,这是用功的一种方法;心作用了以后,不作用想,归于菩提、涅槃,这就是体,所以说“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念心一念不生,心明如镜,这就是道。

背尘合觉 格物致知

一般人都是到外面找刺激,身心才感到快乐。佛法提到,众生眼以色为食、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舌以味为食、意根以法尘为食,始终在物质的追求当中。眼睛要看好东西,不看好像没有依靠;耳朵要听好听的声音,唱歌、跳舞,歌星来了,造成轰动,万人空巷,为什么?不看、不听就很难过。鼻子喜欢闻香的东西,就在身上洒洒香水。舌根要求最好的味道,讲究酸甜苦辣。身体也要享受,坐要坐好的;睡要睡好的,睡弹簧床、盖蚕丝被;穿要穿好的,冬天要穿貂皮大衣,为什么?一是追求美感,一是触尘,要求穿得很舒服。意根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不想就感觉无聊,无所事事。这些都属于众生境界。物质的追求当下好像很快乐,等到刺激过了以后,身心劳顿,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儒家所说的“格物”,就是把心当中的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种种垃圾去掉。打坐时澄清当下这一念心,就是在“格物”。菩萨向五明处学习,第一个是内明。内明,就是要格物,要检讨反省,要转识成智、转染成净,要漏尽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漏尽,就是用对治的方法,化掉心当中的烦恼,这就是“格物”。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管做什么,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人生就很枯燥,只在烦恼中过日子,认贼作父,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修行是以寂静为乐,菩萨以“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我们听闻佛法,打坐时一念不生,这就是我们的粮食,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做到了,就入于贤位、圣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惟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之人不可效仿愚人做愚痴事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

内心是最好的龙穴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

内心具有智慧比拥有财富更重要

问: 一般认为,得到地位、财富、名声和婚姻等,虽然...

我法皆空时,百病还能不皆消除吗

人生,真是百病缠身。身体上的病,从医院里所谓的内科...

圣严法师《安住于现在》

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

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汝妄想纷飞, 尚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这个悟性真常了惑虚妄,就是说啊我们先经过破妄,诸位...

你跟着妄想走,如何能感应道交呢

念一句佛号可以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那我们如何念一...

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往生

问: 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

勇悍精进无懈怠的常精进菩萨

常精进菩萨,又名常应时菩萨,以修行精进波罗蜜为最胜...

佛陀时代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

受菩萨戒的居士,能为儿女求婚姻吗

问: 弟子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居士,想为儿女求婚姻,这...

十二种素饺子的做法

素饺子很好吃,但做素饺子有些诀窍。做素饺子一般需要...

慈云灌顶法师:一百种念佛

一、为五欲故,发心念佛,地狱界也。 二、为名利故,...

佛经里的空城计

从前有个小国家,资源丰富,人口也不多,人民的生活很...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

印光大师对《梵网经》的开示

《梵网经》者,如来陶炼一切若圣若凡,俾其究竟断除三...

宣化上人:吃素

佛当初住世,是主张人吃斋的,但并没有勉强人吃斋。为...

11种能降脂清肠的素食

在人们常吃的素食当中,有11种能降脂清肠。它们的功效...

【推荐】疾病与念佛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属人之所遭,...

有归宿感的人,晚年不会苦

我在看一本叫和平的书,里面有段话很精彩:人一旦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