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妈妈在,家就在

2015/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妈妈在,家就在

妈妈在,家就在。但凡有妈妈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可以回味,值得追忆的幸福的童年。童年的幸福,来自于妈妈的笑脸,来自于妈妈在家中的守望,家中没有了妈妈,你便不会再笑。小时侯,就像一个野孩子,整天在外面玩,只有饿了、累了的时候,才知道,回家。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妈,进家的第一句话,就是喊“妈-”。

看到了妈妈忙碌的身影,听到了妈妈的应答,心便安定下来。于是,开始找吃的。吃饱了,喝足了,便再跑出去玩。大了,踏进家门的第一件事情,依然是找妈妈。来不及放下肩上的书包,就满屋寻找妈。妈妈看见了,笑着说“傻孩子,背着个包,也不嫌累”。也许妈妈不知道,也许妈妈知道,找妈妈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累。

有了自己的小家,空闲地时候,就想“去哪里好呢?”于是便回了家。这个家是我永远的也走不出的守候。推开家门,妈妈不在,爸爸迎上来,便和爸爸唠家常。然而眼睛却时时盯着门口,盼望着妈妈回来。妈妈推门回来了,心里顿时踏实了。

就这样,无论何时何地,何种身份,总是惦记着回家看看,回家了仍然先喊妈。回家找妈,是人们多年来不自觉养成的习惯,也许,生活中只要是有妈妈的人,都和我一样。这便是生活的幸福。

家和妈妈就是这样,深深地镌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

随着年轮的递增,人们会越来越感觉到,纵是岁月改变了容貌,纵是沧海变作了桑田,枯守着不变的依然是那份对家的眷恋和对母亲的深深地眷恋。

有妈妈在,你就可以放心的天马行空独闯天下了,你可以安安心心地规划你的理想,路的前方还有路,你不可能一口气到达终点, 累的时候,永远有一个宁静的港湾,那便是家,妈妈在那里为你守候。

高处不胜寒, 特别是当你事业有成或是成了顶天立地的人物,可以叱咤风云的时,内心的你会迫不及待地寻找心灵的依托,而那最安全、最永久、最可靠的心灵依托,依然是妈妈,是家。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站着伟大的女性。

如果真是这样,那女性中,首先是妈妈。

美国世贸大厦倾倒的那一刻,一个拥有亿万资产的商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末日,他想到的不是他身后的财产,他用手机发出的信号是传递了一个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妈妈,我爱你!”。

母与子的情爱,在最危急的时刻,暗淡了硝烟,迸发出夺目的光彩。

人性的伟大就在那一刻定格了。

家,永远都不会远离你!即使是相隔千山万水,即使是远渡重洋(这一定是指你自己),然而,妈妈的身影,总是在你行程中,妈妈的牵挂,就是你穿越时空回家的理由。

人类最最不能动摇的情感,也许就是那深深的母爱。

人们心底最深的牵挂,正正就是那生你养你的家。

妈妈在,家就在! 是啊!妈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妈不在,兄弟姐妹是亲戚!实话啊!

有妈妈的朋友,不管你有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回家看看妈妈...........妈妈我永远爱您。

亲们:父母看一眼少一眼,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珍惜,感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蔡礼旭老师:让孩子从小积福培福

我们俗话讲「福田靠心耕」。当一个孩子从小培植的就是...

半根手指

我受单位派遣,去拜会市里一家知名公司的老总。 与其...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

出家人对父母的孝

古往今来多少出家的人,他们对父母的那种孝,那是刻骨...

父母最常见的十个错误观念

1、过度照顾: 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的无微...

布施才是最究竟可靠的亲友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很多亲朋好友,通过各种方式...

世若无佛,孝顺父母就是在供佛

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家庭教育的几点

提倡好的习惯,好的作风。特别是家长要以身则。主要有...

别把忏悔流于形式

第一句 罪从心起将心忏 ,我们所造的一切恶业都是从分...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

八种抗癌第一菜

编者按:现代人为了健康,每天花大价钱养生保健,其实...

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

【推荐】佛珠掉了,佛心仍在

作为寺院的住持,也就是佛法的弘传者,身边总有一些弟子...

不要被小事琐事所累

有一对夫妇,吃饭闲谈。那妻子也是兴之所至,一不小心...

【推荐】印光大师画传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

为人相好从忍辱来,为人大富从布施来

再来,一个人长寿,不会生病,强壮,持戒,所以各位持...

「巴掌」天地念佛修行

正确分别和不分别 当今社会,金钱万能论为人们普遍接...

临终业障现前没有念佛,能往生吗

问: 病人平时信愿具足,念佛功夫不错,但临终时业障...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问: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大安法师答: 要了脱分段...

岭东第一禅——僧稠大师的故事

僧稠大师从幼年时就勤学苦读,到青年时已精通经史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