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

净慧法师  2015/04/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是脱离生死的大自在,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究竟自由。

棉花是磨不出刀子来的。人的一生,经历了种种的磨难、种种的痛苦,才会知道人生真正的滋味是什么。

修行首先要战胜自己心胸狭窄的关卡、畏首畏尾的关卡。战胜自我,把自我的下劣心、分别心、贪图安逸享受的心能够战胜得了,修行就一定会一往直前。

所谓禅在当下的功夫,就在于把握生命的当下,转化生命的迷惑、净化生命的染污、提升生命的素质、圆满生命的品格,挖掘清净生命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无限潜能。

能够远离杀生,就有了慈悲心,平等心。

信心是学习佛法的根本,也是世间成就一切善法的根本。

在行、住、坐、卧当中能够时时观照当下,使自己的心与佛相应、与法相应、与戒相应,我们当下便是身居乐土。

做一个好人意味着要有一个正确的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要有宏大的愿力。人生的动力和价值就是由此而生的。

万事都是缘,万事总是缘。把握机遇,随缘而住,随遇而安。

学佛要以修为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口说心行,心口如一。

参禅的基本要求:见地要透,功夫要稳,悟境要高。

修道要具足三种心:信心、精进心、长远心。这三者缺一不可。

解脱就是烦恼止息。

随缘做事,随缘放下,不留恋。就是在大限到来的时候也能够随顺因缘而去,不留恋这个世间,不留恋任何东西,那才会没有遗憾地结束此生。

我执越重的人,烦恼就越重;烦恼越重的人,痛苦也就越多。

五蕴是生活,照见五蕴皆空就是禅。

使自己的心从种种分别、执著中解脱出来,使觉照能够独脱于一切攀缘之外,我们的精神面貌就是另外一种境界。

修行要消除内心的障碍,克服内心的对立面。

人需要锻炼,需要有意识地找一点苦吃,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有利于克服那些想象不到的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困难。

在因地中福慧双修,在果位上才能福慧庄严。

一切从大悲心出发,从菩提心出发,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

禅是一种方法,是一条道路,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受用。

修行是一个长期训练管理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

菩萨的精神是大地的精神,是桥梁的精神!

信仰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这四件事是佛法的总纲,也是我们修行的起点和终点。

在修行中,唯有放下,自性才能显现;唯有奉献,心量才能广大如虚空。

要把尽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当作是信仰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真正从心灵深处将对事物的种种界定、分别、妄想扫除干净,才能够真正见到诸法实相。

戒律是什么?戒律是堤防。持戒精严,你的六根便可防守得严严实实,不会有漏洞。有戒律,我们的修行才有保证。

既然每个人都有改善生存条件的权利和需求,那就必须相互尊重。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顾他人的生命需求,而将其物质财富据为己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只有在造作、是非、取舍、断常、凡圣等一切对立面完全统一了之后所显示的无分别智,才是平常心。

摘自《净慧法师说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宁搅千江水,莫动道人心

禅堂中死一般的寂静,寂静得似乎空无一人,只有守关的...

禅师是如何用功的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

不承认自己是佛祖

南阳慧忠国师感念侍者为他服务了三十年,想有所报答他...

参透人生便是禅

人生路上,一路走来,我有许多难解的问题,关乎心灵,...

那就是禅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把门关好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

云何心能得明净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就是人的生命从何处来,向...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

学佛要从做好身边小事开始

佛经上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

入禅之门第一讲:什么是禅

今天讲第一个题目:禅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禅。这是个...

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

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一十六字...

心跟佛号接触时,会产生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当我们开始在佛堂中,忆...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归一处

学佛应念佛,念佛当一心。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

学习做更好的沟通,使人际更圆融

有时我们在沟通时,会不自觉地用一些『否定式』、『命...

苏东坡亲近四位高僧的故事

东坡居士悟道因缘 内翰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

人生十不如

身若无端错行,不如正心安守本份。 口说闲言杂语,不如...

明证法师:基础佛法修学的次第与方法

我常说修行者应该明确四个大问题,即方向、道路、次第...

广钦老和尚指导如何内心用功磨好剃头刀

有一天,在建筑工程正忙,工程车、建筑工人都来准备做...

念佛为何要记数,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问: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记数呢,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愚痴无智慧,贪苦中妄乐

罗斯顿醒悟得太迟了,而现在很多人也差不多,脑袋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