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

净界法师  2015/07/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

在《楞严经》上说,你的发心不能有一个相状。我们这样讲是高标准哪!高标准!即便这个相状是一个佛陀的庄严相状,都不可以!为什么?《楞严经》上说,只要是相状的东西它会变化。你说佛相好,但是佛陀他示现也会老病死,也要衰老。佛陀相好庄严,那佛老了以后你就不学佛了!你看到僧团的庄严,到了末法时代,僧团开始不庄严了,你就受伤了!所以,你一旦是依相状而发心,你肯定因为相状的变化而产生挫折嘛。

佛陀在《楞严经》中讲出一个譬喻说:“你现在的修行是依止相状来修行,有一个相状来带动你,那表示你的善根是借来的,借来的就不是你的东西。”佛陀比方说:“你看,天空中有光明,这光明是怎么回事呢?跟太阳借来的!太阳走的时候,它把光明带走了。你看,树上的风在吹,它那个树叶在动。为什么有这个动相?跟风借来的!风走的时候,它就把动相带走了。”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检讨一下你内心的善根哪些是借来的,借来的是要还的!”

你今天拜佛的善根,一定要有一个很庄严的佛像,还有一个很好的供品,还要把冷气打开来,还有一个蒲团,你才可以拜佛,那你这个拜佛,是跟四个东西借来的,有四个因缘:第一个,要有佛像;第二个,要有蒲团;第三个,要有冷气;第四个,要有香花灯烛。那你临命终万一要缺其中一个因缘,你拜佛的善根就生不起来了。

所以这叫生灭性,就是说你的心不能是跟外面借来的。什么叫临终的正念?你要培养一种“离一切相”,就是说,我这个善根发起来的时候,跟相状都没有关系,我的修行只有一个目的:开显我自性的功德——称性起修。

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所以,佛陀问阿难尊者说:“凡是你借来的东西,都把它还走以后,剩下的才是你的东西。”从大乘的高标准,一个人发菩提心只有一个理由:因为你有真如佛性,你必须把真如佛性的珍宝开展出来,而开展真如佛性的功德只有一个方法——发菩提心!用菩提心打开通往你珍宝之门。所以我发菩提心“我为了要开显我的佛性的功德,发菩提心”,只有这个理由是真实的。

在《楞严经》上说,这个理由以外的菩提心,全部不承认,因为靠不住。不管这个理由是多么的冠冕堂皇!说:“诶,我看到佛像而发心,这个很好啊!”是很好,但是不真实,因为你心中有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便这个相是佛像也是虚妄,你发心不能有相状的。

当然,初学者我们就不要要求太高,你这个相状先陪你走过一个初学的阶段。但是你开始要从一个积集善业,到了生死的时候,慢慢地你要把心中的相放掉了,你开始要依真如起修了,人不能老是靠相状来支持你,因为相状是你借来的东西,临命终这个相状要还给人家的。我们刚开始可以“借相修心”,你暂时借一借可以,但是你把它执着成这个相就完了!就不可以了。

所以,为什么这个人会退呢?因为他是借四种相修行的:见佛色相发心,看到僧团而发心,借二乘人的修行而发心,或者是有善知识的引导而发心,没有一个是依止自己的“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而发心,没有!

如果你善根真的深厚,你就把你初学者的相放掉,重新发心,依真如发心。如果你现在还是“我心中还要靠某些相来支持我、来刺激我对三宝的皈依”,那你就把相状暂时保留,但是这个仅是暂时保留,你一定要知道总有一天你要提升到依止真如而发心。因为这个相状的发心,在《楞严经》说这叫“客人”,客人他是来挂单的,他有来要有走嘛,你要依止主人,就是你的一念真如本性。

这个地方讲本质而退失,就是说一个人会退失菩提心,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你的发心住在相状。

——摘自《菩提心修学述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

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种种法...

外表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

在遥远的西藏雪域高原上,住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喇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推荐】善业必须要有正确思想来引导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

菩萨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

以菩提心摄持,福报很快就会成熟

一、清净心积大福报 富豪们的巨大财富,几乎富可敌国,...

梦参老和尚在香港西方寺三坛大戒开示

2009年春(4月20日),梦参老和尚结束台湾弘法之行,...

清代高僧省庵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讲净土宗的祖师,已经讲...

闭关念佛二十一天的感悟

二?一五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净土文化夏令营。在七...

最强的排毒食物,让你皮肤变好

人有好多疾病都是由于体内积聚过多毒素而引起的,要有...

绮语之毒,招灾引难

下面讲到绮语,绮语译为杂秽语,杂就是闲杂,秽是污秽...

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

药师法门的八大方便

第一个是闻名脱离三恶趣苦。能够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

十里山坟,就是阎王的催命信

看了(祭奠亡人)这一幕情景,我们净土行人就得要想到...

在极乐世界,所有资生用具应念即至

在极乐世界,所有的资生用具应有尽有。不仅衣服应念而...

最高境界的平凡

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支配不了的,比如运气和机会...

放下与放弃

什么是放下?什么是放弃?大多数人把放下与放弃,混为一...

在爱情中成长

《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

一切就在自然中---圆慧法师法语

1.真、善、美是有次第的。真是原原本本、是实相。在...

学佛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

能够学佛,是人生的最大幸事。佛菩萨告诉我们很多做人...

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

一天,在书上看到一道选择题,觉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带...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