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理净法师  2017/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刻而止,即做到“知足”;在生活中无论是已经得到的,或者是没有得到的都能顺其自然,即学会 “放下”。然而由于物质的诱惑和名利的追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都会为此舍身忘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种种手段,甚至有人不惜代价触犯法律。

因为人们物质上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永远也无法达到满足之时,当你得到百万时还想亿万,当你有汽车时还想有别墅,当你是省长时还想做总统,如此无穷无尽永远不会满足。作为人类社会的主宰者和创造者,应当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克服障碍创造未来,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如果人们为了个人利益和愿望,执著于物质和名利上的追求,勿必会损坏他人利益,给人们共同生活的社会带来危害。

但是,如何才能使人们克制自己的自私自利之心,将人们精进向上的精神完全运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这就需要通过“禅法”的修习,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物质的追求和名利的诱惑,皆是有限不能永久常存,并且往往事与愿违,你所要追求的往往会得不到,而你不想要的也许常常伴随你时刻不离,这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八苦”之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使人们知道物质的富有是短暂的和有限的,无论你有多少金钱和财产,当生命结束时你只能带走一只小小的木盒,其它的一切对你都无能为力。

所以,如果人们能够学习“禅法”,认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物质的无常,放下对物质的追求和名利的诱惑,你会感悟到现实生活的满足,也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所以佛教教人“放下知足”,能够远离物质的诱惑。如《童蒙止观》所说:“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使,沉沦三涂,我今修禅,复为障蔽,此为大贼,急当远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不要让昨天的伤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

人生的愿望和最快乐的事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五位国王,虽国界相近,但不相互...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认...

达真堪布:六道轮回无有安乐

正如前面所说我们获得了暇满人身,但不可能长久拥有,...

在苦中而不以为苦,是真正的灭苦

佛教所说的灭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在自己灭苦...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

十件事会吓跑快乐之神

快乐之神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因为有十件事会吓跑它。...

想消除业障,最好拜佛菩萨

在《地藏经》中,世尊对普广曾说,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

【推荐】不向此身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我们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观作一个总结。偈颂一是偏重在...

常吃这些食物会降低智商

松花蛋 松花蛋含有一定量的铅,常食会引起人体铅中毒...

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在古德的开示上说:修习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推荐】何为般若智与波罗蜜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

干涸的心灵需要佛法的滋润

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感受到...

将冤亲作父母孝,作诸佛敬

参禅人,首知瞋怒,为伤身害命之渊府,并不费大事。见...

猎人改业

罗阅只国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很多,风...

为什么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赚钱

每一个人有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

要随缘不要随习气

学佛人最常用的一个词是什么? 不是阿弥陀佛,就是随...

救济贫困能得到五种福报

在我们这个世界,养生资源缺乏,故此众生为养活色身而...

怀孕后怎样让胎儿福慧增长

问: 怀孕以后怎样才能让胎儿福慧增长?坐月子时饮食...

来到这个世界,你我都是过客

我刚出家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在闽南佛学院读书的小师父...

你永远不会是最苦的那一个

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