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益西彭措堪布  2015/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观察思惟。

一、欲的体性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对欢喜的境希望,是欲的体性。希求、渴望之心,是欲。

二、欲的作用

论中说“勤依为业”,欲的作用是作为勤的依处,以欲能发起勤作。

三、欲的分类

对色、声、香、味、触染爱,叫欲。《大智度论》中则说六欲——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一般指男女方面对异性的容色、相貌、姿势、声音、触觉、人想等生起贪欲。

当然,还有名声欲、利养欲、恭敬欲、承事欲、衣食住行欲、权力欲、财富欲、摄受眷属欲、显示自我欲(表现欲)、饮食欲、睡眠欲、升天欲等,一一展开,欲海无边,欲境无量。

四、欲为苦本

《法华经》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杂阿含经》说:“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增一阿含经》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

三界众生都想求得自己所爱之事,对于如泡沫一般注定变坏的有漏法,却幻想永远占有、如愿以偿,这样希求的结果无非是希望破灭,引生痛苦。所以,欲是痛苦之源。

想一想,费尽心思全力地追求,最终只落得个破灭之苦,岂不太悲惨吗?为什么要死死执著虚假之法呢?这就像孩童追逐肥皂泡一样可笑。歇下狂心,万事皆休,痴迷的众生却偏要沉迷其中幻想、执著,真是可悲!

从十二缘起观察“欲是生死苦恼的根本”。

以贪欲就会发起勤作,即“以爱产生取”,再以取积累能感后有五蕴的业——“有”,由此生死相续不断。

有情不了知轮回是苦性,怎么放得下对轮回快乐的追求?如是贪欲不止息,一天就可以积累无量“爱、取、有”的能生支,不知要引出多少生死?所以,以欲为本,生死将连绵不断。

《楞严经》说:“想爱固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益西彭措堪布文章列表

谁能保证你下辈子还做人

佛陀讲暇满人身难得,我们不要以为做人很容易,这辈子...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

济群法师:欲望的三个表现形式

欲望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占有、比较、竞争三个方面。...

修学佛法最应警惕什么

问: 当下修学佛法的人最应警惕的是什么? 道安法师答...

【推荐】愿生极乐的人,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

辩意长者子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沙...

怎样才可以了生死出轮回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学佛的目的是出轮回,了生死,这是...

把QQ头像换成佛菩萨的头像

近来看到很多佛友的QQ头像,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男人的...

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很多人心里有求法、修法的念头,但行为上一直拖延、观...

心灵在放生中得到升华

我生活在一个很美的地方,四面有山,四周绕水。是的,...

拥有财富的同时,不执著于财富

一个人若有福报,能获得多少财富都没有问题,因为财富...

宣化上人:要度众生,先不吃肉

众生乃众缘和合而成,从十二因缘演变而成人。蚂蚁乃至...

何谓十二因缘

好,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今天呢,想跟大家说说,...

商人砍柴能得福?

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业成功、赚尽天下财富。有人...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

蔡礼旭老师:劝人要有智慧

为人领导者,公司一有错,不要先责怪很多的员工,要先...

太虚大师《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

一、信 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一法门,约之不出信、愿...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

佛陀为什么要施设种种方便法门

佛陀的说法有三个主题:第一个,先说明说法的内容;再...

厨房也是修行的道场

佛教不但把煮菜、烧饭的工作视为一项修行,还把厨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