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纵有积山之罪,亦有冰消之期

2015/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纵有积山之罪,亦有冰消之期

一向和风日丽的舍卫国,有一天忽然阴风惨惨,乌云密布。几个时辰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阴暗的乌云中竟落下血水,全国都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舍卫国的国王感觉惶惶不安,赶紧召集群臣、占卜师询问原因,与会中有一位占卜师起身说道:“古书上记载,如果有人蟒出生于世时,当地就会下起血雨。所以由此推断,今日新生的婴儿当中必定有人蟒!”

于是国王命令属下,将那一天出生的所有新生儿全都送往宫中检查,以免危害无辜百姓。果然其中有位婴孩,当他张口吐出唾液时立即化成火焰,而且是含有剧毒的火焰!大家都感到惊慌恐怖,于是尽快将人蟒送到隐密的森林中,以免伤及无辜。

从此以后,舍卫国当中,只要是犯下重罪的死刑犯人,就被送到人蟒所住的林中处决。瞋心深重的人蟒,一见到有生命的任何众生,就会吐出毒气毒死对方。多年来,被人蟒毒害的罪犯有七万两千多人。这期间,人蟒也曾为国家除掉凶暴的狮子。但毒杀了七万二千人的杀业,使得国王联想到:“人蟒的罪业深重,必定免不了受地狱之报吧!”

当人蟒命终之后,舍卫国的摩竭王特地前往佛陀的精舍请法:“敬爱的世尊,瞋心深重的人蟒已经命终了!造作极恶罪业的人蟒,它的神识将堕于何处?”

面对国王的疑惑,世尊不急不徐地回答:“人蟒由于临终一念慈心,今日将生到天上。”

原来,世尊观察到人蟒的寿命将尽,同时人蟒得度的因缘也已成熟。于是,世尊请舍利弗前往救度。即将命终的人蟒一看到舍利弗,依然瞋心忿起,拼命释放毒气;良久,却发现无法伤及舍利弗,愈加气愤。此时舍利弗尊者便入慈心三眛,全身大放光明,以神力与慈愍心,降伏了人蟒心中的瞋火。人蟒看着尊者,心中忽然生起了慈悲,就因为人蟒临终这一念善念而往生善道。

摩竭王听了世尊的开示后,不禁心生疑惑:“世尊,您常说因果是人间的真理,人蟒毒杀七万二千人的重罪,难道无须偿还吗?”

世尊回答:“摩竭王,因果是世间和出世间的真理,无庸置疑!人蟒在天福享尽后,最后将至人间修行学佛。由于他的精进不懈而证辟支佛果,当他在树下入定之时,身体犹如紫磨金般充满光耀。此时,有七万二千名大军路过,看到辟支佛所放的金光,误认为是一座金子打造的人像,上前用刀斧奋力砍斫。待大军们各自分取后,才发现所割取的,原来是人肉,并非金矿。于是,将之丢弃一旁,扬长而去,辟支佛也因此而般涅槃。人蟒今世所造的罪业,他日必将偿还。摩竭王!人蟒虽犯了极重之罪,但因为遇到善知识,纵有积山之罪,亦有冰消之期。由此可知,在修行的路上,能有善知识的指引是极为重要的。千万要切记呀!”

摩竭王听完世尊的开示,心开意解,知道因果报应是历历不爽的。也更为清楚修行的重要,庆幸自己今生能亲近大善知识,能听闻无上甚深微妙法。摩竭王由衷的生出感恩之心,非常恭敬地顶礼世尊,满怀法喜的踏上归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

问: 在家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请师父详...

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杀生之业这么可怕,还可不戒吗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

人有实德,天必有奇报

乾隆辛巳年间,河南省境内黄河决堤,陆地水深一丈多(...

一句戏言堕猕猴身

佛在世时,有一群婆罗门教徒行于树林、溪边(婆罗门教...

修行不计过往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说,人都有佛性...

21种口业与形成的灾祸对应因果

1、说脏话的人痰多,容易口臭。 2、爱说刺激的话的人容...

每天忏悔罪业,罪业的念头是不是又会数数熏习

问: 请问法师,法师一直在讲重罪问题,必须至少忏一年...

谣言止于智者

战国时候,各国之间争战不停,国与国之间也常订定各种...

大迦叶-头陀第一

树下生伟人 假若有人从两千五百年前到现在肉体还活在...

五种慷慨布施,能得大福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

北魏高僧昙鸾大师

在佛教史上,有一位号称菩萨皇帝的这么一位君主,就是...

持戒对念佛往生的意义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

初一十五为什么要敬香礼佛

问: 为什么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礼佛?有什么渊源...

美国畜牧大亨不敢吃自己养的牛肉

【导语】霍华李曼,一位曾经拥有上万亩农场以及数千头...

圣严法师《化危机为转机》

法鼓山所推动的心五四运动,是展现人文关怀最主要的重...

这样的学佛思路对不对,能真的幸福吗?

问: 我的母亲接触佛法后,大事小事忙不停,把自己搞...

把真如本性唤醒激活

我们看莲花的两种譬喻:一个出水义,一个开敷义。天亲...

佛法修学中的种种歧途

进了佛门之后,如果没有用功调伏烦恼,轮回中的可怕劲...

诸葛亮给子书(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居士可以带念佛珠吗

问: 为何要带念佛珠?居士可以带念佛珠吗? 传喜法师...

父母不赞成学佛怎么办

其实,在父母眼里,子女就算到了六十岁,仍是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