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随时随地防护心念

梦参老和尚  2015/08/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随时随地防护心念

怎么样防护呢?佛告诉我们防护的方法很多,就是在我们受三皈的时候,受五戒的时候,八关斋戒的时候,沙弥、沙弥尼十戒的时候,乃至出家修清净行的,那戒条戒的明文更多了。菩萨戒属于条文制的,如果是在家受的,有六重二十八轻,有十重四十八轻,条文不多,它那个广泛不是比丘跟沙弥所能比的了。一起心动念,你就犯成了。为什么在比丘也好,出家要先学戒五年,受了戒之后,一定要学五年,你才知道,能防范,用戒来防范你的心意不起恶念。为什么佛教导这些比丘,二十四小时经常要修行你的意识呢?就是防你这个心。你稍微一放逸,看见世间上一切六尘的境界相,很容易把你牵动了。一牵动,你那外境牵动你的内心,两个一结合,一切罪恶就造成了。

我们身口所造的诸恶,你要是忏悔的时候,你要从心,乃是从身从口来忏。忏到是不是完全清净呢?不一定,那得看你的功力如何。要是忏不净,乃至不知道忏悔的,光知道造罪的,那苦果你必须得受。无量劫,要想再变一个人身,这些前头都讲过很多了,很难!很难!即使你变了人身,因你过去的罪业,六根不全,或是瞎子、拐子、瘸子,或是聋子,或是相貌丑恶,人家看到你不喜欢;这时你就要感受苦果了。他资生的工具衣食住,穿衣服,所吃的饭,都是粗劣的,甚至连粗劣的都没有。如果是再堕到三涂去了,堕到饿鬼去了,你没有吃的,饥火中烧。

念这些苦处,念这些苦果,你现在这因要注意了,你现在起心动念,你要多加小心了,一起马上就能觉察得到。菩萨他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其后念不起者,这就是菩萨了。刚一起心动念,马上就止住了,更不会发这个身口七支了。在起心动念处,从那个地方下手改正,改正,就没有了。他心也现行,不会造罪的。菩萨他起恶念,念念相续,不能够一起念就制止,那已经就犯了。就这样防范久了,心里根本不起了,遇什么境界,心不被境转了,心能转境了,遇到什么境界牵不动他。这样的「如是观察,渐离生死」。如果经常的这样去观察、去思惟、去注意,你的出离心就强了,那就是脱离生死苦海了。渐渐离生死,不是顿离的。

这个观察的意思,观是观照,察是察看一下,因为我们随时对我们这个心要观察。禅宗他画一个牧牛图,在那只牛的鼻子上穿一个绳子,随时在提防不让它踩到人家种在地下的秧苗。我们这个心也是这样子,时时不让它造恶,这样来观察。渐渐的观察,你久而久之就熟练了,自然你善念就多了,恶念就少了,渐渐的可以厌离生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自己的一座佛堂

在路上遇到一位陌生人, 自称是我的读者, 他说: 听说林...

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问: 无法参与道场或团体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

修行就是调整自己的心

修行,就是在生活中、工作中,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

人之为贵

人品:以正直为贵;心地:以善良为贵; 修德:以布施...

守住身口意三门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守住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只看自...

李嘉诚:真正的财富存在于内心

有人以富可敌国来形容超人李嘉诚,但对李嘉诚而言,生...

星云大师《如何善待亲友》

每个人都有亲人、朋友,善待亲友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是非...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

如何感得地藏菩萨亲自给你受戒

【复次未来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

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查一查原因

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鱼朝恩。有一次,国王接见一个老...

念佛必须得定量定时

念阿弥陀佛,你必须得定量定时。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时,...

对于一切圣人贤人、我们不要随便批评

佛所说的法,你信这法,却去谤那法,这都是灭法。如果...

为什么不把钱布施给穷人而去建寺呢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把钱布施给穷人,而去建...

净业行人应当远离这十种地方

学净土法门的人,他的本怀是要出离三界的轮回,远离五...

深圳弘法寺103岁本焕法师:都市人要学会放下

本焕老和尚笑容可掬。 即将到来的11月7日(农历九月廿...

烦恼为何不能克服呢

问: 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 净界法师...

人生四友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朋友。大致来说,有以下四种类型:...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

如何摆脱死亡的恐惧

我在东林寺接待一些居士,包括一些社会人士,都是来问...

寂静法师:财富、地位、名声的三个要素

财富、地位与名声有三个要素:福报、人缘和技能。 福...

一杯水的冷漠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小婴儿来到店里,她想为孩...

普陀山妙善老和尚的故事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今天一上午,最后来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