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育孩子

2015/09/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育孩子

妈妈和老师,对于孩子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过,无论老师多么重要,都无法替代妈妈。一个好妈妈的确可以胜过一个好老师,而不吼不叫的妈妈可能胜过10个好老师!

千万别把教育的所有责任都寄托在老师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但是,老师的精力是很有限的,老师要管理几十个人组成的班级,他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很难达到非常细微的程度。所以,我们与其希望孩子遇到10位好老师,还不如让自己成为不吼不叫的好妈妈。因为,孩子能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们做不了主,但是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母亲,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做主。

孩子入学后,他的生活除了学校就是家庭,如果他在学校被老师刚训斥完,回到家又被妈妈吼叫一通,他心里会多难受啊!如果老师柔声细语地给他讲道理,而我们却总是大吼大叫地斥责他,我们在他心中的威信自然会越来越低,他也会越来越不听话。所以,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受到好妈妈的正确引导。

妈妈要用柔和的态度化解孩子在学校的坏“遭遇”

浩浩因为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被老师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他心里很难受。一回到家,妈妈就发现他脸色不对,在妈妈的询问下,浩浩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原来,他和同学闹着玩,不小心弄疼了同学,一来二去就“升级”为打架了。

妈妈听了浩浩的描述,不急不慢地说:“妈妈理解你的心情,以后和同学玩耍要注意分寸,不要最后弄得大家都不高兴。下次注意就好了,别多想了,老师批评两句也是很正常的。行了,洗洗手,吃点儿水果吧!”

孩子被老师批评了,他回到家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安慰。如果此时我们因孩子做错了事,就大声斥责他,他一定会感到很无助,会因不被理解而更加难受。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柔和的态度帮孩子化解他在学校的“遭遇”。

大吼大叫只会让妈妈变得没有威信

一天,吴刚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学校今天组织募捐,昨天您不是给我10元钱嘛,我当时就准备把10元钱捐出去……”

妈妈刚听到这,就大吼道:“你把10元钱都捐了?咱们家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你把零花钱都捐了,那这个星期你就别问我再要零花钱了!”

吴刚听妈妈这样一说,也大吼道:“没有,我是想捐10元,可是老师只让我捐2元,还告诉我2元钱也足够代表我的心意。”说完,吴刚转身跑开了。

吴刚的老师是位好老师,他能从学生的家庭情况出发,作出正确引导。可是妈妈的教育方式和老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不得不让吴刚更喜欢老师,而远离妈妈。

话说回来,即使吴刚捐了10元钱,如果我们能慢慢地把“量力而为”的道理讲给他听,他不但能听懂道理,而且会敬仰我们。如果我们用吼叫的方式给他讲道理,他不但听不进去,还会因为我们恶劣的态度而生气,结果,我们的教育目的没达到,还弄得两败俱伤。

所以,孩子对我们产生了依赖感还是排斥感,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是否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育孩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教会孩子8个道理

很多父母会感叹:现在的小孩难教啊!事实上,无论是什...

事业的成功也弥补不了子女教育失败的缺憾

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忖已功德,量彼来处

现在有许多人不信因果,那有什么希奇呢?现在教育不同...

儿童该怎么学佛

问: 十岁左右的儿童念诵什么经咒比较对机?弟子希望孩...

求子女的方法

佛教它的终极关怀是了生脱死,圆成佛道;对世间的这些...

父母都应该教育孩子记住这四句话

怎么样才能给父母亲带来光荣呢?印光祖师说,我们应该...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

问: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

【推荐】佛为什么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问: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

有归宿感的人,晚年不会苦

我在看一本叫和平的书,里面有段话很精彩:人一旦想到...

如何将治病和修行结合起来

问: 请问患慢性疾病多年,如何将治病和修行结合起来...

白云法师: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 学佛...

息心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

欢喜心听佛法和赚大钱,哪一样比较殊胜

佛陀的姨妈为佛陀做了一件金缕衣,佛陀却要姨妈拿这件...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

这个身体不是「我」

我们过于重视我们这个色身,把这个我的当成我,把我的...

如何看待你家的小菩萨

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础,家庭成员关系的...

虚云老和尚法语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

十件事会吓跑快乐之神

快乐之神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因为有十件事会吓跑它。...

割耳救雉

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

控制住散乱心,做自己心的主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奥秘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