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控制住散乱心,做自己心的主人

明一法师  2016/1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控制住散乱心,做自己心的主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奥秘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如果需要一个人一定要做点事情的话,那么内向的人宁愿管事,外向的人偏好管人。一般来说,内向的人好静,反过来,外向的人好动。内向的人给人以似乎比较多地向内心找原因的错觉,其实不管是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其散乱的心是一样的。

外向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很活泼,话会说个没完。给人的感觉是好表现自己,当然也会表现为喜欢帮助他人。这在佛教的修行里面,是散乱心强的表现。内向的人则相反,他们宁愿面对机器也不愿意面对他人,给人的印像好像很沉默,很宁静,好像其散乱心小些似的。

其实,内向的人并非散乱心小,这从自己的经历中亲自体验出来的。自己以前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一般在生人面前是不说话的。宁愿面对机器,在没有事情可做的时候,是很可怕的。因为散乱心的作用,很容易胡思乱想,这也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我们人类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对未来的无知。

所以,自己以前是拼命工作,或者找事情做。这样才能使自己充实,最少地被散乱心困扰。现在经过六年多的禅修,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心,或者说基本上可以做自己心的主人。所以,不再受寂寞或者叫孤独的威胁,因为自己知道了如何把散乱的心收住,不让它胡思乱想。

所以,不管是外向的人,还是内向的人,其散乱的心是一样的,他们都会受到散乱心的威胁,面对寂寞和孤独的困惑。只是在没有学习禅修之前,因为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这颗散乱的心而各自想方设法(外向的人找人聊天,内向的人找事情做)来解决问题,而禅修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

这就是佛教要解决我们的问题之一——如何安心。如何把自己的散乱心安住在当下,安住在生活中的任何时刻。因为我们的心被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和空间(四维上下)所分割,我们不是在想过去某个时候的事情,就在想将来某个时候的事情,从而分别不断,痛苦不断。

所以说,这就是二祖要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的原因,甚至不惜立雪断臂的代价;这就是只有十二岁的四祖向三祖要求得解脱的原因;这也就是历代祖师们辛辛苦苦要开悟、要觉悟的原因。因为我们被自己的散乱心害惨了,因为我们迷失了自己的真心,因为我们遗失了自己的觉悟,因为……

所以,觉悟后的四祖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我们只要收拾好自己的散乱心;只要管理好自己的散乱心;只要控制住自己的散乱心;只要能做自己心的主人,那么一切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难吗?三大阿僧祇劫才能解决。容易吗?百草头边就是祖师意。

所以,不管内向还是外向的人,每一个人都会面对这个散乱心的困扰。只有觉悟了自己或者说修行了自己的人,才能把这散乱的心收回来;才能不跟着散乱心跑;才能控制住自己的心;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心;才能完整自己的心;才能真正做自己心的主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人生。你看看这个世间上,虚空的相越...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星云大师《心理的病态》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身体有病,就要医生给看。我们...

修慈心禅的方法

以自己为对象 你们也许注意到了这个经文的第一行:愿我...

以什么来保护自心

一个久经百战的老将在沙场上跟敌人针锋相对的时候,他...

心地的耕耘

秋天,来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

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够改变命运

为什么说,知道常住能够远离三恶道,我们举一个例子来...

学会四种知识,才能快乐

衣服脏了别人可以帮你洗,房间脏了别人可以帮你打扫,...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

学会用无常之眼去看待一切

人们一天一天过日子,有时感觉度日如年,有时感觉时光...

出家人完全禁欲有三种原因

有人问,佛教主张禁欲,是否又主张苦行之嫌疑?答案是...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活》

第一篇 四恩总报 壹 四恩总报的意义 经云:诸法因缘生...

用这个宝贵的人身,让生命更有价值

这样我们如果放在这么一个长远的时空底下来看,我们原...

要嫁就嫁素食男的七个理由

一、惜玉怜香。 素食男的爱心指数是超五星级的。一个...

真正的善知识法师,须具备十种德相

法师,又称说法师,不是出家人都能称为法师。真正善知...

人生十种快乐的心情你有吗

一、天伦乐 夫妻互敬互爱,兄弟亲热相好,妯娌和睦相...

家庭和睦之法

谦以待人,放下人我心 我以谦往,彼必以和来,大率家庭...

平时念佛与临终念佛的利益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

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有什么舍不得

《阿弥陀经》里除了一至七日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李炳南居士的皈依因缘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四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