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心态对了,句句都受用

蔡礼旭老师  2015/10/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心态对了,句句都受用

心态对了,句句都有受用。所以我们修学不得力,关键在心态不对。能想着句句都是对我讲的,就不会拿着经文去要求别人。坦白讲,只要有要求别人的态度,修行就不可能得力。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我们把精神都在看别人过失了,哪还有精力对治自己习气?无始劫的习气这么容易对治?你全神贯注了还很难调伏它,更何况是时时都妄想杂念,看这个不好看那个不好,哪还有精力去对治习气呢?

所以孔子曾经讲到,刚好子贡口才很好,有一天谈论别人的长短是非。夫子说:“赐也贤乎哉”?因为“子贡方人”。我们要对于这些教诲善用其心,我们也是当机者。子贡很聪明,口才也很好,他这个“方人”是批评别人。孔子抓住这个机会点,子曰:端木赐啊,“赐也贤乎哉?”你觉得自己很贤人了吗?“夫我则不暇”,这个“暇”是闲暇、空闲。孔子说:你很贤德了吗?我都觉得对治我的习气都没时间了,怎么你有那么多时间去批评别人呢?

所以六祖大师开悟的圣者,也给我们讲到:“若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更不会跟人对立;对人有批判,那就贪嗔痴都做主了。下属的过失,领导的过失,清楚。你看得清楚,那是你明理,但不放在心上。纯是一颗利他的心,是在护念他,柔和制止,提醒他。“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比方当面在提醒、在劝,讲话越讲越大声,斗气啦。我们自己知不知道?自己动气了还不承认,最后还要加一句:“我为你好!” 那这一句还是“倘掩饰,增一辜”。

修道不干别人的事,是内学。要在一切境缘当中自己要看得清楚,善观己心,这个重要。因为我们要了解,只要自己是动心了,贪嗔痴慢现前了,人与人的缘分就会越来越不好。用真诚、用慈悲,人与人的缘分才能改善。所以明理之人最重要的是守好自己这一颗心, “依报随着正报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用语言伤害别人,会让人生越走越艰难

你用语言竭尽所能地伤害别人,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残忍,...

达真堪布:不说恶语,多说悦耳语

四种口恶业的第三个是恶语。恶口骂人,说别人不爱听的...

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

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

认真做事不去评论是非

经常会有人问我对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并要给出...

远离人我是非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谤观正不正。《...

嘲笑他人得现报

初六那天,去看望外婆,在车上,偶见一位坐在车后的女...

话多心散乱

还记得刚学佛时,一位居士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

命不好的人,一定没有好口德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

晚上自己睡觉害怕怎么办

问: 师父,晚上自己睡觉害怕怎么办?念什么经,或者有...

如何讲话才能受人欢迎

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实是一门艺...

素食康寿之妙术

今日科学发达,经由研究证明植物性食品无毒且有益于健...

十善业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从大乘佛教的业果学说来看,对业果最重要的认识在于:...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什么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觉悟心和愿力心。菩提心,...

圣严法师《人生如戏》

有位太太跟先生吵架,到我这里来诉苦了半天,听她讲完...

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一、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闻慧,闻到了之后要去...

只要戴上佛珠就会吉祥吗

问: 法师,现在很多人喜欢戴佛珠,只要戴上就会吉祥吗...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

问: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能够尽快了生死? 慧...

宣化上人:毁谤三宝、口犯四恶堕耕舌地狱

有一种地狱,叫耕舌地狱。什么叫耕舌地狱呢?人死了,...

谁不会遇到一点负面的东西?

谁不会遇到一点负面的东西?只要你坚持努力为众生奉献...

每个人都有光,只是大小不一样

在诸佛派侍者问讯世尊的时候,佛的表现是什么?含笑。...

科技进步的危机

所有的人类,一切一切都是向外驰求,心外求法,越跑越...

学佛不为了生死,那是糊涂蛋

学佛,末法时期很乱,大家要用心简别邪正。学佛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