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如瑞法师  2015/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华严经净行品》

伎:古泛指歌舞表演。乐:音乐。妓乐指人们欣赏音乐演奏,或观看各种歌舞表演活动。

因为音乐歌曲的节奏旋律能使人产生各式各样不同的感受,所以在生活当中,为了追求愉悦、欢快等心情,为了抒发宣泄内心的各种情感,人们往往离不开各种声乐营造的或热情奔放、或激烈高昂、或婉转舒适的氛围。从年轻人的追星到老年人的吹拉弹唱,亦或私人群体间的自娱活动、大型公众节目、全民关注的晚会等娱乐节目,总是特别吸引民众。

因此,当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或者共享音乐歌舞等快乐的时候,在家的菩萨内心就会发愿,希望众生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眼前的一切:尽管令人无比兴奋、激动不已,可一旦曲终人散,留下的又是什么呢?眼前的现象,感观的快乐,其本质全都是虚妄不实的。真正的快乐源自于内心的那份法喜。

菩萨希望大家能“以法自娱”,就是说真正地用佛法滋润我们的心田,当下觉悟,获得解脱。这种解脱,不是从痛苦中解脱,而是从快乐享受的尘境中解脱。哪怕只发这么一个善愿,哪怕只真诚地念这么一句佛号。

世人往往被当下一时的快乐所蒙蔽,只顾眼前。而佛弟子的眼光是长远的,他能清楚地知道:人生无常。老病死苦随时在逼迫我们,三世因果不虚。我们不需要抽签打卦,求神问鬼——我将来会到哪里。只要看看自己平常的言行造作,是善多、恶多还是无记多,就晓得未来的路途如何。

因此,苏轼诗曰:“虽无孔方兄,幸有法喜妻。”只有法喜产生的喜悦,才是永久快乐的享受。

一句弥陀,得真快乐;知幻即离,不生贪着。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你在苦中作乐吗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体会「色即是空」、「缘起性空...

不是拥有的太少,而是追求的太多

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拥有得太少,总是感觉自己压抑、失...

人生到底是苦是乐

佛教认为,三界没有究竟永恒的快乐,苦才是人生的主旋...

把这些认识清楚,才会生厌离之心

《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

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如果有人家里生了小宝宝,一般我们都会说恭喜恭喜、可...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的故事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名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

佛教对物质生活的看法

佛陀为我们揭示了一切皆苦的实相,更告诉我们解决痛苦...

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

有没有浅一点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问: 师父能不能讲浅一点又能速快得成就的开示? 常福...

不能往生西方,则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间福报

既不能生西方,则汝一生守节念佛,及所作种种有益之事...

学佛应重视威仪的训练

佛门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与生活教育,因为唯有健全的...

《地藏经》临终篇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许多人在一生之中,会不...

圣严法师:在家学佛者如何定早晚课

课诵的原则,以定时做定课为主。内容应该包括供养、礼...

腊八粥的八大吉祥寓意功效

传统节日在很多人印象中,似乎只剩下相关的节日食品了...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天子王臣在祭祀之前就有斋戒的传...

什么叫福德

什么叫福德?按着《书经》有一篇叫〈洪范〉;洪范有九...

广钦老和尚的考试,您能及格吗

练就忍辱不动心 我的两位剃度恩师,是跟随上广下钦老和...

净慧法师寄语2012

今天是2012年的第二天,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祝与会的...

腊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

弘一大师与太虚大师的法缘

弘一早年是才子,中年是艺术家、教师,晚年是一代高僧...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