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德光法师  2016/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天子王臣在祭祀之前就有斋戒的传统。斋戒包含了斋和戒两个方面。“斋”来源于“齐”,主要是“整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是指戒游乐,比如不与妻妾同寝,减少娱乐活动等。后以此指称相似的宗教礼仪。在佛教中,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

现实生活中,很多居士都是吃素、吃斋不分。在家里面吃素,说是吃斋,去寺庙里面吃斋说是吃素。其实素和斋是有区别的。过午不食谓之斋,“吃斋”严格来说应该是“持斋”,为什么要持斋呢?因为佛陀时代,有位弟子傍晚托钵乞食,吓到一位孕妇导致流产,被人讥嫌,又因若一天两次托钵,减少弟子学佛修道的时间,所以佛陀从此制戒规定过午不食,是为“持斋”。

后来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吃”和“持”二字同音,而且又是跟吃有关,所以慢慢就由“持斋”误传成了“吃斋”。吃斋绝不是吃素的意思,因为这个斋未必是素,因为佛陀比丘戒中没有戒肉,乞食的时候,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不允许挑剔分别。后来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吃素的传统。

有的人吃素为了减肥,有的人吃素为了健康,有的人吃素是出于慈悲。为了减肥而吃素确实可以减掉赘肉保持身材,为了健康而吃素也许能够降低各项指标获得健康,出于慈悲不杀的吃素却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屠戮,护佑群生。发心不同,决定了最终的成就和收获也不同。有这样一句谚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这句话的哲理是:你可以烙出大饼来,但是你烙出的饼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锅的限制。烙它的那口“锅”——就是所谓的“格局”。

回到持斋和吃素的问题上来,我们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心”——格局变得宽广一些呢?为什么不能从慈悲的角度出发看待这件事情呢?观念一变,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些人明明不慈悲,却偏偏要假装慈悲。有个笑话,说老公在煮螃蟹,水开了以后,一只一只的把螃蟹放进锅里,螃蟹烫的在锅里面爬来爬去。妻子从小就“心善”,看不得这些,捂着眼睛躲在老公身后。老公盖上锅盖回过头来宽慰她:“老婆,我们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欢,是不是太残忍了?”结果妻子扭扭捏捏地说: “嗯……是啊,我给它们诵诵咒吧……嗡嘛尼呗咪吽……火再开大点,熟了就不疼了。老公,你放盐了吗?”这种慈悲真的是有点猫哭耗子假慈悲的感觉。

网上还有个帖子,专门讨论“如何让螃蟹无痛苦的死去?”里面有的说用酒泡晕后煮的,有的说用花椒麻醉了煮的,还有的教怎么先杀后煮的。看完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难道让螃蟹无痛苦的死去就慈悲了吗?不杀不吃岂不是更慈悲?

肉食中有很多毒素,动物在临死的时候或者因为恐惧或者因为嗔恨都会在血液和肉质中留下大量的毒素,人吃了,自然对人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虽然吃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杀生,但是相比之下要好一点,两害相权取其轻嘛。如果带着一颗慈悲心去吃素,那么不仅可以获得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能培养自己的善根,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哪怕没有时间诵经持咒,单纯的通过吃素和持斋也可以培养善根,滋养自己的慈悲心,让我们容颜美丽,减少欲望,改变坏脾气,转变霉运等。还可以让我们远离一切恩怨是非,逐渐的消除业障。

虽然吃素有很多功德,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片面的追求功德而去吃素、持斋。更不能执着这件事情本身,如果因为自己的执着而给不信佛的家人、同事、朋友带了种种不便,那也不好。比如吃饭的时候有诸多要求,不允许一丁点荤腥,必须用未烹制过荤食的锅炒菜等,这样不仅不会吸引他人向佛,还会让人觉得佛教徒规矩多而望而生畏。倒不如凡事随缘,只要不点杀,像慧能大师一样的吃点肉边菜,也并无大碍。凡事过犹不及,都要有个度,中道最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假如动物会说话...

1980年福建,有一头从屠刀下被解救的牛向着人们下跪感...

圣严法师《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

初学佛时三种不正确的心态

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

肉鸡蛋和菜炒到一块,光吃菜不吃肉行吗

问: 学佛两个多月,肉不吃,鸡蛋不吃。请教师父,肉、...

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

佛教的真理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

莫做十种奇怪的学佛人

1、贪心学佛,心常望报 有的人学佛的目的、动机和行为...

佛教不同于天神地祗

社会人士对佛教误解最深的,莫过于迷信二字。大多数受...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1.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

佛门中的「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有哪些来历? 八大菩萨是佛经中记载辅助释迦牟...

善男子善女人的含义

善男子(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kyi b...

超度的含义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

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开始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是真人真事。在报纸上看到,有一...

吕颂贤博客承认已皈依佛教 坚持素食十几年

香港影星吕颂贤在博客中承认自己已经皈依佛教,并且十...

宏海法师:楞严经讲解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请大家随着我合掌。 南无楞...

星云说偈

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固然造就了繁...

念佛诵经有什么好处

我们每个人有眼睛、耳朵、舌头、鼻子、身体、意想等感...

瞎子老鼠

一户人家在搬家的时候,发现杂物堆中有两只老鼠;大家...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

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

弘一大师毕生钻研、探索、整理、流通南山律典籍,处处...

结恩不结怨

怨恨和嫉妒都和瞋恨心有关,但两者不太一样。嫉妒是觉...

何人肯向死前修

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 菩萨于中得自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