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什么叫福德

宣化上人  2014/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什么叫福德

什么叫福德?按着《书经》有一篇叫〈洪范〉;洪范有九畴,其中讲“福”有五种:

第一种福,是福寿,这个人有福又有寿。什么叫福?福就是一切都很自在;寿,寿命,中国人讲这个寿是长寿。本来寿有长寿、短寿,单单说这“寿”字,是指长寿,不是短寿,所以说福寿。福、禄、寿三星拱照,三星是福星、禄星、寿星。福是天然的,自己很自在的。禄,是你在政府做官,一个月给你多少钱,那叫做俸禄。寿,是寿命。中国讲的寿星公,他头上没头发,白胡子长长的,叫“南极子”。据说南极子是道教的南极仙翁,他头里有三卷天书:上卷、中卷、下卷;因为有天上的书,所以什么都知道,这就是老寿星。

第二种福,是富贵,有钱又尊贵。

第三种福,是康宁,言其身体又健康又平安。

第四种福,是修好德,爱做好事,愿意往有德行方面去做。

第五种福,是考终命。

德也有五种──温、良、恭、俭、让。谁有这五种德行?孔子就有这五种德行。五德是什么?

第一种德行是温,温和,不冷不热,温温暖暖。太冷了,一天到晚就像关帝公,不言不笑。若一天到晚嘻嘻哈哈,这又太热了。而夫子他是温,应该笑才笑,应该说的才说;不应该笑的他不笑,不应该说的他不说。

第二种德行是良,良善,要有良心。

第三种德行是恭,对任何人都必恭必敬的,不轻慢人。

第四种德行是俭,俭朴,所有的物质都不糟蹋、不浪费。譬如吃东西,应该吃五碗饭,现在改吃三碗,省下两碗给那些没有饭吃的人吃,俭朴自己,以俭自待,所谓“自奉必须简约;宴客切勿流连”。对自己一定要省俭,自己所用的、穿的、吃的、住的,都不要太过,一切一切都不要太过,最主要是一个“俭”字,俭省的意思。

第五种德行是让,就是谦让,对任何事都不要往前抢,不要争先恐后。让,就是让人第一,什么好事都让人去得;不好的事,自己拿起来,这叫做“让”。要谦让、揖让,有几分客气的意思,这是五德。

讲起这个让,有“融四岁,能让梨”的公案。三国以前有个孔融的人,他做很大的官。在他四岁时,有客人送给他家一筐梨──筐是竹子编的。大人叫他去拿一个梨,你说他怎么样呢?他捡一个最小的。客人就问:“你怎么不拿大的?拿这么一个小的梨吃呢?”他说:“因为我最小,应该吃小的;哥哥他们都比我大,应该吃大的。”因为他将大的梨给哥哥吃,自己吃小的,这就叫让梨。“香九龄,能温席”,汉朝有一位黄香,在他九岁时,每天晚上到睡觉的时候,他先躺在爸爸妈妈的床上,把床给温热了,然后他再到自己的床去睡,这叫做温席,尽孝道,这都是属于一种德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很多人刚开始接触佛教的时候,都是带着一种有求的心态...

持地菩萨因地如何修福德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

【推荐】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

没有烦恼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

我们的功课是什么?我们的功课是放下。做了就放下。不...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 偷人之物,...

惜福,你就会有福气

人要惜福,珍惜食物,你就会有福气。糟蹋食物就是暴殄...

决定人生成败的85%是人格

西方学者经研究发现: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真正起作用...

八因三缘,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

宣化上人:回光返照

什么叫回光返照?回光返照就是什么事情都要问自己。好...

宣化上人:万魔不退菩提心

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学好,则冤孽...

宣化上人:修行人的孝道

今天我们大家来研究这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孝顺父...

宣化上人:修行要先能忍辱

我们学佛法的人,应该向大德高僧学习,知道过去的高僧...

希求解脱者,莫被名闻利养所缚

一、利养等无常: 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 我们应当...

死牛食草

有一对老年夫妇,惟生一子,不幸在二十岁时得了绝症,...

同登彼岸,不为渡河,是为度梦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现在我们站在的地方呢,是佛...

净业行人应当远离这十种地方

学净土法门的人,他的本怀是要出离三界的轮回,远离五...

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与消极

问: 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是否过于消极?...

学习佛陀的精神

佛的外相很容易装扮,头发一剃,换上件衣服,就行了,...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 别不平、莫抱怨...

人品才是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一种标志

修行还有主要的一个,人格的完善是很重要的。一个人人...

12条小故事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

临终接引愿对我们非常重要

勤修我皆接引愿,亦称临终接引愿。这一愿表达的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