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我们看人生,要把今生当一个过客

净界法师  2015/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看人生,要把今生当一个过客

我们讲到一种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没有错误,生命的本质是把我们过去的业力如实地表现出来。你过去是一种善业的力量,它显现一种安乐的果报;如果是过去罪业的力量,它显现痛苦的果报。所以因缘果报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问题是我们对它坚固的执取而产生的颠倒,问题出在这个地方。所以要反省的不是生命的本身,而是我们内在的智慧不足。

因为生命没有错嘛!身为一个生命,它就是如实地把你的善业恶业转成一个五蕴身心嘛!就像大海不断地创造水泡,水泡本身没有错,问题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产生了执取,这个颠倒是很可怕的。

那我们怎么去消灭我们的颠倒呢?我们应该把人生分成两部分来观察。

第一个,它是变化的,就是我们现前的五蕴身心,这个相状是变化的。但是变化当中它是不会断灭的,生命它是不会断灭的,你死亡以后肯定会创造另外一个生命。因为你的心性,我们在内心的深处有一个能够明了分别的觉性,这一部分是不会断的,它是不会变化的。那个就是我们整个人生的依止处,整个修学的依止处,那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那一念灵灵觉觉的觉性是不会变化的。

所以佛陀把我们的五蕴身心比喻作客人,暂时来挂单的;那我们的清净本性是主人。

所以我们看人生,你要把今生当一个过客,这是正确的,你不可能久住的。

过去有一个国王,他在享受五欲的快乐的时候,他内心还是觉得很空虚、很痛苦,他希望追求一个真理。后来他到深山去,找到一个修行人,说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一句真实地能够正确观察人生的真理,来解脱我的痛苦。

那个修行人讲了一句话,他说:一切都会过去。

这个国王听了以后,他真实地了解了。我们对于眼前的因缘太过执取,对这个得失太过执取,让我们的心不断地在动,一直在动。所以你应该知道说,不要随着相状而转,要安住在你一念不生不灭的本性。

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所谓的空假中三观,以空观来照了我们心性的本体;以假观来务实地面对人生,在因缘当中找到你的定位。

你该做什么你还做什么,借假修真。但是你要告诉你自己:人生只是一个客人。你平常就养成这种心态,你临命终的时候才能够很洒脱地把它放下。

我讲实在话,你平常跟五蕴身心咬得紧紧的,你临命终放不下,因为这习惯性了。所以,放下身心世界,你平常就要注意了,而不是到临命终的时候。

所以我们看,在中间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众生的心性,是我们整个修学的依止处,依不生灭心而住,你绝对不能够住在五蕴身心。

但是在整个的心性当中,我们过去有它的一个业力,它会创造一个外环的有五层的色受想行识——我们暂时的五蕴身心,这个是变化的。这一部分你就不能太执着,因为它总有一天会消失,它只是一个小水泡。

所以我们的功德,我们不是把功德创造出来而已,你的功德是不是坚固?那跟你的智慧有关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平凡祥和的智慧

有一份名为《漫画周刊》的杂志,为了尽快提高读者对刊...

却到莲池更回首,世间蝼蚁尽纷纷

贵人虽贵未为欣,死后还他一个坟。 三谢园亭空燕子,五...

觉悟是最珍贵的财富

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会追求内在和外在的财富。...

曾国藩的人生五箴

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兹盖古人学成之年,而吾碌碌尚...

你要做哪一种人呢

人有多少种?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澳洲人;有多少...

佛教的厌世是一种消极吗

世间这么美好,佛教为什么要厌世?这是一种消极吗? 并...

我们怎样为死亡做准备

龙舒居士在这里用起兴的手法,最后落实在我们平时没有...

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

死殁无常就是告诉你,要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

【推荐】男女为何贪恋异性

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

寿昌无明禅师:皮囊歌

臭皮囊,不久长,人生切莫逞豪强。 为王为宰为民卒,一...

新世纪,新伦理

提起道德伦理,也许国人会有些逆反。的确,我们已经接...

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

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问: 我是初学者,与净土有缘,听了您的开示后知道了如...

星云大师《说梦的神奇》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的佛学讲座,我要和各...

「一心不乱」应该怎么解释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

化干戈为玉帛

当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还是一位上校的时候,他率领着...

佛法真利益多被极庸愚人得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为要紧。以在家人,...

游本昌的济公人生

他在江苏泰州出生,是家里孩子中惟一的男丁。曾有人预...

阿弥陀佛是在自心之内,还是在自心之外

问: 《阿弥陀经》有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人有志气,如树之有根

人有志气,如树之有根,它有生命力,它生生不息。而且...

普贤菩萨名字的由来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

以耐心勇敢地走到底

人,生活在这堪忍的世间,常常互相对立、彼此怨恨,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