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  2015/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答:帮助人、救助人,这就是布施。在佛法的六波罗蜜当中,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自己的钱财、智慧、精神……等;依种类来分,大致可分成三类: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这三种布施都有功德。

行布施时,应该要以慈悲心、恭敬心、平等心来做这件事情,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而且未来的果报也是无穷尽的。《地藏经》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

现在有些人,布施是为了打知名度,让大众知道他在做善事,为求受到大众的肯定而布施,这样子就是有条件的布施,不是清净的布施。虽然是布施了钱财,也可以得到一些福报,但并非真正的发心,得不到无量的福报。

在经典中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兄弟,大哥个性好吃懒做、处处计较,甚至一毛不拔,悭贪不舍;弟弟却是很勤奋、很努力,喜欢广结善缘,所谓结善缘也就是布施,因为无论布施钱财、智慧,乃至于布施一个微笑,都有福报。

这两兄弟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有一天遇到天灾地变,两人都往生了,一起到阎王殿报到,阎王对他们说:‘你们两兄弟的个性虽然不一样,但在世的时候,也不是大奸大恶,所以都可以再转世为人,现在有两个地方可以去,第一个去处是接受人家的供养、布施;另一是专门赚钱修善,来救济人家、行布施。经过调查,这两个去处分别是:姓赵的人家,这是专门布施的,以及姓谢的人家,这是专门接受布施的,你们的意愿为何?’

结果,哥哥真的转世到谢家去,因为家贫如洗,变成了乞丐,接受人家的布施、救济,但一生受苦无穷;而弟弟投胎到赵家,赵家有很多的财富,常将这些财富拿去修善、布施,结果因为勤修布施,不但得好名誉,而且广结善缘,福报愈来愈大。所以,我们都知道‘舍得’‘舍得’,因为有‘舍’才会有‘得’,如果没有‘舍’就不会有‘得’。

藉由这个公案,我们了解布施才是一种福报。佛经上讲,要惜福、修福,修福就是要布施,没有布施就没有福报。在现今这个社会,我们行布施要基于慈悲心去做,不要存着想得到好名誉的念头,无所求的布施,社会才能够祥和,我们自己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惟觉法师文章列表

病重时信佛,病好了又不信,该怎么办

问: 弟子的父亲得了癌症,医院已经判了死刑,弟子就...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上士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之园给孤独...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

在家人以何为重,如何能促进信心

问: 在家人以什么为重,如何实修才能促进信心? 大安...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问: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寂静法师答: 曾经有一位...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

海涛法师《断疑生信》

师父常跟我讲,一个人要出家,最怕什么?最怕没有带着...

法布施决定得聪明智慧

这个我挺有经验的,我念大学以前嫉妒心比较强,这个我...

唯识五重观

再介绍唯识的观法:唯识五重观。怕初听同学不了解,我...

【推荐】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

在楞严经当中就是说,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第一个出发...

太虚大师对素食的开示

原夫素食为中国佛教徒特殊之美德,然仅指汉人而言。盖...

君子小人就在一念之间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

潘迎紫的不老秘诀

扬子晚报2010年8月2日报道,已过了65岁生日的潘迎紫保...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古语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人心如地,...

爱吵架的夫妻

有对夫妻开了一家糕饼店,因为生活忙碌又欠缺涵养,两...

心律法师:莫以善小而不为

古人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环顾身边,...

撬动地球的支点

小时候,我们常常心怀梦想,想要改变世界,让她变得更...

守持八关斋戒的功德极大

下面讲八关斋戒。乐行王是在家居士,所守的居士戒有长...

蔡礼旭老师:孝心从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开始

对父母的孝心,从《弟子规》第一句开始做,父母呼,应...

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人生一切境遇

人的一生总是有苦有乐、有喜有悲,会遇到让我们喜欢的...

如何掌握病人断气时刻的念佛速度

问: 在断气之时,给病人助念,一定要快速地追顶念佛...

般若与人生佛教

般若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具大智慧,第二是有大悲心,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