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少欲知足,诲众清约

莲池大师  2015/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少欲知足,诲众清约

少欲知足

宋宏觉禅师戒徒众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狱,少欲知足,莫贪世荣;忍饥忍渴,志存无为,得在佛法中,十生九死亦莫抛弃。”

宋朝洪州云居宏觉道膺禅师训诫徒众说:“你们既然出了家,就好像囚犯从牢狱释放出来一样,从此走向了生脱死的大道,免除万劫的沉沦,这是你们的造化,因此,要减低欲望,常知足,不要贪求世俗的虚荣;要能忍耐饥渴,立志学道,修习真如寂照的无为法(金刚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能闻持佛法,受到佛法的熏陶,实在难能可贵的,就是九死一生,赴汤蹈火也不可一时刻抛弃佛法。”

诲众清约

宋慈受深禅师,小参示众云:“忘名利,甘淡薄,世间心轻微,道念自然浓厚。匾担山和尚,一生拾橡栗为食;永嘉大师,不吃锄头下菜;高僧惠休,三十年著一衲鞋,遇软地则赤脚。汝今种种受用,未饥而食,未寒而衣,未垢而浴,未睡而眠;道眼未明,心漏未尽,如何消得?”

宋朝东京慧林怀深慈受禅师,有一天在参禅放香后小参时刻,开示徒众说:“大家千万要忘却名和利,以恬淡为乐,世间名利心减少了,向道清净的念头自然滋长增加。像匾担山和尚,一辈子捡栎实(圆形,大如姆指头,端尖锐,在碗状壳斗内,仁如老莲肉,可吃,壳斗可染皂色)为食充饥;永嘉大师不吃用锄头耕种的菜,因为耕锄唯恐伤害泥土里的微小生物,且敬重农夫汗滴禾下土的辛劳;高僧惠休和尚,三十年来只穿一双鞋子,地皮不坚硬时,就打赤脚走路。

你们目前衣食不缺,种种享受,还没饿就吃饭了,还没冷就加衣了,身体还未弄脏就洗澡了,还未到睡时就睡着了;这样生死之道还未弄清楚,心境污染未尽,惑障不断,凭什么来消受上述的福报呢?”

(莲池大师著;吴锦煌居士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随相而离相》

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

弥勒忍辱真修行

那个弥勒菩萨怎么说,你知道吗?我们庙里面进门,弥勒...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

见忍法师:如何发心

如何发心这个问题,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属普贤行愿...

八种治心的方法

佛教经典处处都在说我们的心,以及如何解决或者说安慰...

用功没巧,只要一门深入

古人讲: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看今天就是初三了,快...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

生处能熟,熟处能生

修行、学习、做事、吃饭,都要生处能熟,熟处能生。生...

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

不可思议施食好处多

不可思议施食,如同放生,感应十分迅速。是佛祖释迦牟...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

如何以礼待人,显见自心中佛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

虚云老和尚论《西游记》

世上流传的《西游记》、《目莲传》,都是清浊不分,是...

女性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比较恰当

问: 请问大师,女性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比较恰当? 星云...

亲历读诵《地藏经》的殊胜感应

当我提笔写出近一年多学佛感想时,心中感慨万千,似有...

外境永远没有错

佛教把整个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外境,一个是内心。...

有三种障碍,会破坏菩提心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一、瞋恚,横于自他,而...

两位大师持名念佛求生净土

智者大师虽然他是在教下(天台)专攻专修,但对于西方...

圣严法师《死亡并不可怕》

佛教认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一般人很容...

七种食物帮你排出人体毒素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不少废物,而且从不洁空气...

接受忏悔,远离痴暗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