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2017/06/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弘一大师

以和气迎人

与人交往时态度温和柔顺,一片慈悲,真诚关怀,就能化解一切的不和、误会、冲突、矛盾。

《增广贤文》里有“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的说法,可见以和为贵,则万事皆兴。 能从容不迫地待人接物,大事小事才能做得有礼有节,游刃有余,不偏不倚。

由于能保持平和的心境和静穆的心态,所以我们才能以公正平等的心去体贴万物,而不抱偏见;才能保持正常的判断能力,而不为物欲所障目窒心。心和则气平,气平则胸宽,胸宽则自谦,谦恭则处众。交往之道,只在一个“和”字上。和则心静,方能静以省身,静以察世,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以正气接物

面对天地万物正气凛然,丝毫不存邪思杂念,妖风邪气也会退避。

人弃常则妖兴,邪气都是我们自己的心念行为感应来的,心术不正、背弃伦理道德,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鬼神都会瞧不起,才敢捉弄,以致出现各种反常的现象,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心反常了。

所以,想要消灾免难,首先要端正我们自己的心行。

以浩气临事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处理事情时,心胸浩然开阔、正大刚直,没有成见、没有分别,公正平等,不被私欲蒙蔽诱惑,一切的疑虑、猜忌、畏惧自然就可以消除。因为存在利害冲突,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处理事情就有所顾忌,互相猜疑。或者因为见解分歧,就会排斥和自己看法不同的人,于是造成互相猜忌。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对一切人一切事坦诚公开。

以静气养身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现代人因为工作压力沉重,家庭、感情等各方面问题烦杂,多数都有失眠的经验,其实这些问题无非是欲望太多造成的。

学习放下,减少对欲望的追求贪恋,降伏妄念,保持心地清净安宁,不但养心,也是保养身体、减少疾病的最好方法。心境安稳,没有牵挂,没有忧虑,随处都可以安然入睡。临睡前或静坐,或者听一些古典音乐,都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放下杂念,轻松入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生的二和三

人生的二 人生要结交两种人 :一、良师,二、益友。...

「极」之后平衡人生的方法

极是极端、极点,人尤其常常陷在极端的情绪里,好比愤...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

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

宣化上人:糊涂生命糊涂人

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步骤,人有「生、老、病...

为了自己而利用他人,这种想法特别不好

很多人有时候感到很无聊、很孤独,他们在心里产生各种...

在这世间我们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

依佛法看,怎么样才快乐?少欲才能够满足,随缘才能自...

烦恼不断,无非就是没有智慧

问: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病,总...

大事缓处理,小事急处理

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不断,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大家...

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快来还得快

姚庭若说:如果一个人能保持一生的节操,不造淫业,这...

人值得学习的十一种水特质

我们做人应该向水学习,因为水具备人类值得学习的十一...

人这一生不必太较真

人生不过几十年,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何不让...

菩提心的三种

从心力的角度来分,菩提心有如国王之发心、如舟子之发...

人生总有缺憾,何必苦求全

完美是种理想,允许你10次修改也不会没有遗憾。契诃夫...

人的潜能无限,但是需要开发

一个酒鬼,深更半夜回家途中不慎掉进一个深坑。这一跌...

慧律法师《83年逢甲大学佛学问答录》

(一)问:请师父讲一些鼓励大众的话 答:说到鼓励他...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

积极向上的佛教

一、佛教不是迷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充满神话的国...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

一位长者的邪淫报应与忏悔

很早就想写这一篇忏悔文,一是自己文字表述能力特差,...

为了攀比,装修出来的精进

人们日常大多不去观察自己的念头,很多时候处于没感觉...

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我是首次参加心理学界的论坛,本着交流和学习的态度而...

在末法时期,佛菩萨是如何示现的

现在我们听到某某大德、某某老修行、某某善知识,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