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怎样改变老公和儿子的坏习惯

海涛法师  2016/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她说她老公喜欢交朋友,结果去抓小动物如:猫,去买麻雀,然后送给人家,这种行为是杀生,果报很重,她很痛心,对她老公做这个事要怎么办?她的儿子很喜欢上网,劝不了;她本人很喜欢念佛,请问要怎么办?

海涛法师答:修行是修自己,不是改变别人,如果你修行只想让你老公不要再杀生、儿子不要再上网,这个叫执着了。我们修行是希望你念佛愿更多人都不要杀生,乃至就算他们在杀生,愿被杀掉的动物(透过)你念佛回向给他们、超度它,所以你要达到力量首先你不能起烦恼,你不起烦恼就有力量,慢慢他们都接受你的感化,因缘就会成熟;如果你先为这个事情起烦恼,那就错了。

所以昨天我跟各位讲:前行、发菩提心。因为思维到这些动物的苦、你老公造恶业的苦、你儿子上网的苦,一即一切,所以对他们统统起大悲心,所以自己更要赶快成佛,你才能够帮助他们,现在只能跟他结缘,消消业障,然后你发起这个前行以后,自己在修行的时候很认真,最后回向给这个世界---正在杀生的、正在上网、正在受苦的,当然你回向完再回向给你的先生跟小孩子,基本上来讲,如果你这样做请问你先生跟小孩子在造恶业,是不是成为你的助缘了呢?

如果他不如此,你就不会这么精进了;如果你老公天天做好事、吃素,那你会觉得说:我就不用念佛了,他们都做好事了,我就安心了;所以不行的,所以菩萨是随时忆念众生苦,我要更精进才对啊!然后到时候你就 ‘不可思议’就是这样。

不要有所求的、不是有所烦恼的、执着的去念佛。所以你应该怎么办?就像现在这样就好了---努力的修行,回向众生,最后回向给他们,就是如此。但是,你不能说就像讲“效果”的,觉得说我念了老半天,他还没有好啊!不能有这个想法,有这个想法---有所求,你会退转的,但是你所做的一定对众生有帮助,也对你所烦恼的这个事情一定能够帮助到他,只是因缘具足了他就改变了,因缘还没有具足那你就继续努力,所以,这个在佛教里面叫“转念”。

曾经有一位老和尚,他去被拔牙齿,结果拔到一半旁边的才知道说忘了打麻醉剂,然后拔完以后,医生赶快打麻醉剂,就和老和尚对不起,然后就问:“老和尚啊!刚刚你没打麻醉剂,人家拔你牙齿你怎么办?”老和尚说:“禅修空性,我一辈子修行,这就是我的业报啊!怎么会忘了打麻醉剂呢?所以我那个时候更是禅修空性、安忍。”所以,就是如此,这个就是修行。

所以各位平常要努力的修行,如果事情来了,你就可以超越了,甚至你有很大的资粮。所以你不能保证你不会得癌症,谁也不能保证,这个世间变化无常的。

所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业报,哪一天海涛法师撞死在路边,这很正常,肉体可以死,但是我心不会死的,所以你活到一百岁、活到一百二,你总会死亡的对不对?各人有各人的死亡的方法,所以世间本来就变化无常的,所以不能在这个世间想要求一个安定,不可能的;这个世间只有极乐世界是安定的,其它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你不能管你的老公、主宰他,这个叫『诸法无我』;他一下变好、一下变坏,这个叫『诸行无常』,就是这样。

如果你一直期望他好,他不好这个叫『有苦皆受』,所以他们是不是跟你说法?所以你要怎么样?你要涅槃寂静,一心念佛,你不能去改变他,但是你把它做好,他会不会跟着改变?会,像我们大家努力地念佛诵经、努力施食,众生会不会改变?会,他就超度了,那样他就渐渐离苦了,冤亲债主就高兴了,我们做该做的事情。

各位,天气这么冷,大家还在这边念佛、诵经、回向,世界会不会变好?所以,我们只管尽力,这个比较重要。所以你问我要怎么办?那就老实念佛,一心修行,是如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海涛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时常见佛像放光,这个该怎么处理

问: 念佛时常见佛像有放光现象怎么处理? 大安法师答...

事必躬亲成就不了大事

问: 领导是门艺术。如果弟子做事不积极,让他做不如...

念佛生不起信心该怎么办

问: 以前也知道念佛,但却不知道这句名号的来龙去脉...

用酒肉祭拜亡者,对亡者真的有利吗

问: 传统上,人们多喜欢用酒肉和烧纸钱的方式祭拜亡...

把修行融入到居家生活中

一、起床 作为佛教的居士,我们应该怎么起床呢?起床的...

母亲最应给孩子的六种东西

母亲被认为是担任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角...

为什么佛教会具有保佑的功能呢?

问: 我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不同的法师讲法都...

三净肉可以吃吗

问: 佛教里有三净肉可不可以吃? 如瑞法师答: 那是...

海涛法师《修行时会遇到的八种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瞋恚、贪执、愚痴...

海涛法师:煮素食能用酒来调味吗

问: 受过五戒的佛弟子煮素食可不可以用酒来调味? 海...

海涛法师: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一 1.深信因果的人不会贪图占别人的便宜,因为他知道...

海涛法师《格言别录》

一 1.感激心便是佛心。悲智为因,菩提为果,乃是佛法...

切忌用「临终十念」赌往生

有人说,《观经》讲临终十声就都能往生,那我现在就可...

天下第一菜:大白菜

慈禧晚年时,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退,且口干舌燥、咳...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又名耳聪明法。孙思邈,被称为药王...

人生的目标该如何设定

设定目标当中有二个内容:第一个是自利的功德,第二个...

烦恼与业的不同作用

每个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理想当中的人,但是现...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

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

慎言

去年冬天,一个安徽的朋友送给我一只山里的小墨龟。整...

培养第二念的觉悟

我们一生当中你的造善造恶,就是第六意识决定了。当它...

贫女变皇后

过去,有一座名山 昼闇山,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