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知道必定有苦,要常发出离之心

嘎玛仁波切  2016/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知道必定有苦,要常发出离之心

作为一个佛教徒,人身难得今已得,中土难生今已生,佛法难闻今已闻,善知识难遇今已遇,这是多么好的福报啊。我们要惜福、感恩、精进。

一日三省吾身,对佛教徒是非常受用的。每天早上起来,大家一定要发出离心。实际上,轮回是很苦的,要不断提醒自己我必须要出离!如果你现在身体健康没什么疾病,家庭和工作都很顺利,也许你会觉得轮回还不错,会有不少快乐。甚至动过这样的念头:我不怕轮回,能这样活着我已经很满足了。但是,一旦你的身体有了疾病,心里出现烦恼,你会发现活在这轮回之中,真的是太苦了。

我们要知道,在人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不欲临,这些苦难是没完没了的。不会因为你生过一次病,下次就不会再生病。不会因为你吃高价保健品,努力化妆、用各种先进技术整容就不会老。特别是生离死别的痛苦,有多少人能坦然面对?当亲人在我们活着的时候离我们而去,对他们的不舍和怀念,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当亲人们送我们离开人世也是一样,我们舍不得亲人,亲人也舍不得我们。但并不会因为彼此舍不得对方,就能改变分离的命运,这难道不痛苦吗?爱别离、怨憎会,今生你想遇到的人偏偏遇不到,你不想遇到的人,则会不约而至来到你身边。一系列的痛苦,会让人受尽身心的折磨疲惫不堪,这难道不苦吗?所以,知道必定有苦,就要记得常发出离心。

在六道里面,人道是最好的,最有利于修行。伟大的释迦牟尼佛,也是在人道觉悟成佛的。正因为在人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苦难,所以才会产生出离心。如果投胎到了天界,一天到晚享受荣华富贵,哪来的出离心?当一个人事业顺利、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很多福报都拥有的时候,他会想到要修行吗?不会!除非他是与生俱来就信佛的人,他的佛缘深厚,否则大部分人都是在遇到一些苦难、挫折、痛苦之后,才会想到要真信佛。真虔诚,往往是从真苦难中诞生出来的。

我们每天要发出离心,想一下自己虽然有幸遇到佛法,但是很多时候,都是懈怠、懒散、不精进。无常,大家都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在无常变化中,每个人最后都会死去,但是却会存在一种“轮不到我”的侥幸心态。这很奇怪,本来了知无常之后,应该感到我的生命随时随地都可能终结,无常会降临在我身上,所以我不能等待、不能懈怠。起码今天我要努力累积更多的福报,来面对未知的明天。但是很多人都是明知无常而怠慢无常,这样其实糊弄的是自己。

常发出离心,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要为了六道所有一切苦难众生。我们虽然能力有限,但是佛菩萨的加持力无限,我们日常可以通过念经、持咒、积极行持一切善法,来累积福报资粮忏悔罪业,祈请上师佛菩萨慈悲加持。不少弟子曾想过我是想为众生去做啊,可我只是一个凡夫俗子,连自己身体的病痛都解决不了,连自己内心的烦恼都处理不好,怎么才能利益天下一切苦难众生呢?让你们去利益众生,是要你从百分百的虔诚心出发,依靠佛陀的伟大教义、殊胜的思想去利益众生,这才叫行菩萨道。闻思修佛法以后去行菩萨道,努力学习佛陀、学习菩萨们,这不仅仅是偶尔的虔诚心,偶然的利众言行。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佛性,只是没能去发掘它,也不敢把自己当成佛和菩萨来看。如果你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懦弱的凡夫,你就只有懦弱凡夫的那一点点功德。如果你敢用佛和菩萨的角度去看问题,敢用佛菩萨的角度,对一切苦难众生慈悲为怀。那么你所做的功德就跟佛、菩萨没什么差别,这是基础的清净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争个什么呢

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 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

透视轮回生命的状况

以蕴为观察对象 所谓认识生命的状况,说到底就是认识蕴...

用佛陀的智慧来调整心态

学佛就是针对我们的这个精神,精神上的问题就是需要用...

如何证明轮回存在

在我们讨论轮回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前,最好先来看看佛教...

宽严法师:六度与生死轮回

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

生死轮回淫为首

近年来,色-情泛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

古人最初发心,真为生死大事

古人最初发心,真正为生死大事,决志出离,故割爱辞亲...

别把忏悔流于形式

第一句 罪从心起将心忏 ,我们所造的一切恶业都是从分...

你平常起什么念头,临终就起什么念头

佛陀告诉我们生命像无止尽的水流,不是今生才开始,我...

别人眼中的你

兄弟俩打游戏,弟弟技术比较差,玩了半天都没通关,哥...

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实告诉大家,念佛法门一个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成就九法得道果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婆梨果园弘法度...

会性法师《小净土文略说》

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遵式法师字知白...

最轻松的方式还是诚实

鲁宗道是北宋大臣,在他住处旁有个著名的仁和酒店,店...

在家学佛的七个条件

对于刚开始学佛的青年来说,怎么在家学佛,有个什么样...

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

学佛与忏悔

一个学佛的人若欲在修行的道路上远离种种障碍,在现实...

不计较与肯吃亏

受人羞辱、亲人离世、三餐不济,因而烦恼,这是合理的...

一句佛号创造生命奇迹

宗实老和尚是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九年前的剧烈心绞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慧律法师: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

如果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世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