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你平常起什么念头,临终就起什么念头

净界法师  2014/10/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你平常起什么念头,临终就起什么念头

佛陀告诉我们生命像无止尽的水流,不是今生才开始,我们曾经有很多次的生命经验,历代祖师圣贤基本上把我们内心世界分成两块:一是人心,一是道心。我们曾经在五欲中享受很多快乐,承受很多痛苦,打了很多妄想。快乐跟痛苦的果报都是一时,很快过去后,我们内心却留下很多妄想的痕迹要处理。

现在是关键时刻,不管你愿不愿意,一定要继承过去的妄想执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修行很困难,佛号经常被妄想干扰,就是当初没有发菩提心,让我们陷进快乐当中,今生留下的后遗症属人心。但我们也曾经苦读圣贤之书,在圣贤的教诲里面苦修圣贤之道,做出一些好的事情,留下美好的一念所谓的道心,所以人生也不一定要完全否定过去。

我们现在内心好的,坏的都有,来生有无量的可能性。从净土宗的角度,我们要想办法把人心压到最低,把道心慢慢地强化起来,才能够达到临终的正念,因为你平常起什么念头,临终就起什么念头。蕅益大师说:我不相信你平常起颠倒,临终突然间有正念,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合乎心念的等流性。

所以你平常的功夫才能够引导到最后临终的正念,我们必须要在内心世界有一个操作的方法,叫作调伏力跟引导力,好好引导你的心念,调伏你的心念,让你的道心增长,让你的人心降低,这跟修福报没有关系,如果你只有修福报,然后心里都没有心地法门,你的思想不会改变。按照正常人的轨则,你不改变,欲望的势力是超过道心的势力。

古人明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一个人不自我调整,很容易往下堕落,说明我们过去生放逸的时间多,在圣贤之道修习的时间少。所以我们的心态是要调整才可能往生,不调整正常情况是往下堕落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那么去佛不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阿弥陀佛离我...

净土法门的修行一定要依照圣言量

问: 我听元音老人讲,修净土法门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结...

宣化上人:净土三资粮

从无量劫以来到现在,我们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好像人...

目犍连尊者一念嗔恨的果报

这是目犍连尊者在修行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

内心总有诅咒别人的念头,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学人心内有诅咒人的妄念、业障,不论凡圣,对于弥...

宏海法师:弥陀要解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为什么不现身让众生看见

问: 众生不信佛法,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大放光明,显示...

念佛有大光明,护念行人不遭魔事

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正...

10大器官最爱的食物

吃饭时,还在遵照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物吗?其实,你应该...

自己所念的佛到底是不是佛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强调,念佛所念的到底是不是佛,因为...

一偈治病并能身相具足

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若有至心听,常得无量乐。...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来求法不施予

《集颂》:1、他来求法怀嫌恨,恚恼嫉妒不施法。或作变...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湖南有个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国藩。他就写了一...

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涅槃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

香港理工大学前校长:我为什么信仰佛教

潘宗光,金紫荆星章获得者、太平绅士,1940年出生于香...

提起心念,对治内心毛病

大家更要提起心念,抓紧用功。我昨天在妙吉寺也说:诵...

过年宴请宾客如何才最吉祥

【原文】 世人皆恶吃亏,而人人做吃亏之事。世人皆畏堕...

【推荐】调伏悭贪得殊胜妙果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又称竹林精舍...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

慧律法师《让你赢,我也没有输》

释迦牟尼佛自认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所以他没有烦恼。...

心中若存这三种念头,将会招感三恶道的苦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