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懂得转念,转自己的心,就是功夫了

蔡礼旭老师  2016/0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懂得转念,转自己的心,就是功夫了

我们可能遇到一些情境的时候,之前的影像会浮现出来,类似的一些经历会出现。但出现的时候,我们心里的情绪起伏大不大?假如起伏很大,那就代表之前那件事,看起来是忘了,事实上没忘,还是很在意,在心理上没有能够把这一件事释怀。所以放下的前面,还要看得破,就放得下。

所以之前这一件事情我们有没有用理智去反思自己,去包容,去宽恕。真的心情调整好了,不把这件事再挂在心上了,那个才是真正放下来了。还掺杂着难过、怨恨,只要还掺杂着情绪,遇到事它还是会再来。所以确实就像师长说的,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我们假如真的把这些心态变成我们处世的态度,那没有事情放不下了,感恩每一个境界了,想到每个人、想到每件事,都是感激他对我们人生的启发,不可能会情绪波动了。

所以这个明理很重要。懂得转念,转自己的心,就是功夫了。把这些情绪转成感恩他,不记恨,不埋怨。把这个心转成反求诸己的心,转成明因果的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为什么找我,那是我造成的,我之前没有这样对他,他今天也不会这样来对我,所以就释怀了。甚至于你更有胸襟气度,既然这一生跟他有缘,不只要化掉这一段不愉快的缘分,还要藉由这个缘分变成一个殊胜的机缘,让对方因为接触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信心。他本来是对我们不满、对我们刁难,我们统统包容接受,还以一颗真诚慈悲的心对他,不只不计较,还成就他,那他会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有修养的人!就转了。不只把这个恶缘转掉,还成为善缘。

就像跟大家讲的,“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这一段你们没背起来?这一段很重要。唐朝宰相娄师德就有唾面自干的修养。人有这种修养,任何境界来你都不会难过。甚至高高兴兴接受考试,叫“欢然受赐”,接受别人的考验,然后说,来,放马过来。有德了,不动怒了,不被境转了,就能转境,就能表演修养给人感动。

当然,假如以前的事情又浮现出来,也不要懊恼。整理整理自己的心,调整调整心,赶紧“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慢慢的,常常正念提起来,它就淡掉了。然后你心胸又开阔了,就化掉了。你不要到时候又有这个念头起来了,你就自责老半天,又在浪费精神跟时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达照法师:一个念头的巨大影响

只要你的心起一个念头,你这个念头在十方法界,就像一...

当下一念是修行的根本

无明生死的根源就是当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游十方,...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

改变外在的环境,不如改造我们的心念

从离苦得乐的一种心愿,推动我们去修学佛法。离苦得乐...

星云大师《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

在我弘法的岁月中,经常有人问我:「天堂地狱在那里?...

黄帝与牧童

《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叙述黄帝问路的故事...

关掉生死业力的开关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

心住在什么地方,对你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要提醒大家:修行人,你的心住在什么地方,对你会有...

以忍来圆满人生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

张嘴讲话很容易,懂得闭嘴却很难

现代人在轮回里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最缺乏的:一个是耐...

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

禅斌法师:酒肉穿肠过,魔在心中坐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社会上有些人啊,往往会拿这...

随顺世缘看烦恼

我们的人生不过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看来真的只有闪电...

如何看待死亡

问题一:如何看待死亡? 1、问:法师,请问该如何看待...

佛陀音声响彻无际

一日,佛为大众说法时,其微妙音声令大众都欢喜听法,...

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

印光大师永怀录

(归元译白、编辑整理) 一、印祖生平 莲宗十三祖印光...

本焕长老:修行,功夫,开悟

佛法是平等的,不论你年纪大小,动步早就早回家。当年...

死亡的大军是你的亲戚吗

再倾国倾城的美貌,终有老态龙钟的一天;再丰盈的资财...

【推荐】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险象环生

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

临命终时无障碍该安立呢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

圣严法师《遵守团体游戏规则》

问:人多意见也多,在道场里是否也一样呢?法师如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