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僧人中不肖者不少,皈依僧是否有风险

学诚法师  2016/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僧人中不肖者不少,皈依僧是否有风险

问:师父,一事不明,恳请开示:僧人中不肖者不少,皈依僧是否有风险?若不遇明师,岂不误入歧途?是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善僧为好?

学诚法师答:僧团是根据佛法来组织的,就是僧宝的象征,修行必须要皈依三宝,佛法二宝要依靠僧团来弘扬、传持,首先这个认识要建立起来,然后才能正确对待僧团中个别人的过失。出家人还不是佛,也会有烦恼习气,但正因为要修正这些毛病,我们才要修行乃至出家。

僧团的特点就是受行正法,法为行径,根据佛法来实践、修行的,某一个人的过失不能代表僧团。出家人修到什么程度是另一回事,但是他都是根据佛陀的正法来教授我们的,无论是教正法,还是证正法,都是正法,我们在佛法上的进步,都要靠僧来教授。

对于单独的出家人,如何对待其过失?如果是极其重大的破戒恶行,应报告给僧团处理;其他过失,要想到法师本身就在修行,他也会改,如果我们自己一味执取这个过失,形成常见,可能对方已经改过了,但自己还在观过、挣扎,那就是对自己的伤害了。

反过来说,在世间要找一个完全没有过失的法师,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学习佛法是要取长补短,应多去观察法师的功德,而不是求全责备,一味去观察过失。要对僧宝有这样的恭敬和认识,才能够学得好佛法。

问:代一同学请教师父:「师父,有人说:"佛法固然是应皈敬处,僧宝中持戒修行者亦应皈敬,但犯戒无行者,何必敬之?!"大家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每当见到出家人,就会寻查其过失。弟子总觉得哪里有问题,但又模糊不清,特请教师父,到底应该怎样看待这个人的说法?怎样对待他话里形容的事情呢?」

学诚法师答:一个僧团中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出家人也是凡夫,也会有犯错的时候,法师自己会改、会成长,我们不能去执取这个过失,可能法师早已改过,自己却因为观过而失去了恭敬心和求学的心。如果是重大的破戒作恶,应当汇报僧团来规范、管理,僧事僧断,我们自己不要随意轻毁甚至口出恶言。

处处寻求出家人的过失,其实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看到法师一个过失,就耿耿于怀,从此不再信敬,即使他讲佛法正理,自己也认为是说教、言行不一等等,不愿听受。有人认为这是依法不依人,其实是倒执经义,因为“依法不依人”重点是自己要全心求法、依法,不是求全责备别人依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海涛法师《传佛心灯》

为什么要出家?出家到底有什么好处? 这是对佛法不了...

律航法师: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问: 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律航法师答: 有些人,口...

如何克服人生的种种恐惧

网友:顶礼法师!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25岁的小姑娘,...

修道人不要忧愁没有人供养

我们修道的人,不要向人借钱,一借钱,就是不干净了!...

念佛时如何同时操作理观跟事修

问: 请问师父,当我们念佛的时候,要如何同时操作理...

如何看待2012末日的传言

问∶ 如何看待2012世界末日的传言? 慧律法师答∶ 这...

从僧衣看佛教三千威仪

前往寺院参加法会时,你看到的法师身着祖衣,威仪具足...

济群法师: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问: 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济群法师答: 天堂和地...

学会转变心态,幸福其实很简单

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哪个人能够做到一帆风顺。人生的...

报恩的多少预知命运

一棵树的花果再好都离不开根的成就,所谓根深叶茂。根...

近代知识分子和净土信仰

中国的佛教史上,知识分子与佛学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议...

系心一缘,久习则成就

《大宝积经》云:【佛言,文殊,汝入不思议三昧耶?文...

你不节俭,这个家一定要败的

【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 为人处事要常常有一...

懂得尊重身边每一个人

一只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的鸽子看到...

忏云法师对戒杀戒淫的开示

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碗里羹...

乐观是可以传染的

有这样一位女士,她已经六十多岁了。在农村应该是满脸...

遭遇人生逆境后,应该如何度过

问: 一个人遭遇人生逆境后,一般都会怨天尤人,难以...

如何面对人生毁誉得失而不动心

我们每天打开报章、杂志,可见舆论纷纭,人生百态,大...

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不管学不学佛,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难的...

文珠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的一章。...

面相与心态健康有关

人的面相,与心态及健康状态有关: 心情愉快,性格开朗...

禅宗与牛的因缘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