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大安法师  2016/04/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作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须要奉行一个原则:诚敬——“主敬存诚”。在这一点上,儒家圣贤和我们佛教历代的祖师大德都特别强调。

“诚”就是心性上不二的心体;“敬”则是“诚”的表现形态。

净土法门尤其重视“诚敬”二字。有诚敬才能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感应道交,当生获得现世的利益,临终时蒙弥陀愿力加被,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大家用心读过《印光法师文钞》,会发现书中不断地强调“诚敬”。

在《复永嘉某居士书五》中,印祖谈到,由于自己罪业深重,出家以后就希望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所以常常从古德的修持中寻求懿范,以期作为自己的榜样。经过一番览经阅典,印祖最后得出个结论:“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修道最高的秘诀是什么?就是诚和恭敬。印祖从此常与有缘者谆谆言之。然而,“诚与恭敬”一语,举世之人都知道;至于为什么要“诚和恭敬”的道理,举世之人都不明白。

印祖在其他书信中做了说明:“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佛弟子面对三宝时,如果处处表现恭敬,便能消除业障,增添福报,开发智慧。

比如,面对佛像时,要像真佛就在面前一样,必恭必敬;读诵佛经时,就好像佛在亲自给自己讲经说法,不敢有一念的懈怠。这样才能得到佛法的实益。

反之,如果缺少恭敬,对待法宝的态度随便,在佛像前行为不检,或是把佛经置于脏乱之处,即是犯了亵慢之罪。纵然此人修了许多善业,也只是种个远因,而其亵慢之罪的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各自业力因缘的不同,修道人之间在根机上存在差别,但一个钝根的人,若以诚敬心修学佛法,进步将会很快;一个利根的人,若无诚敬,也慢慢变得没有作为。

所以,一个修道人若想有所成就,还是要在“诚敬”当中去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敬老也是孝道的一种表达

成为老年人是每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年老了,头发白了,...

戒律的十大利益

当比丘出现某种不如法行为,佛陀便会根据所犯制定戒条...

一念百病消,念佛能治一切病

普发威光主药神,得方便令念佛,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

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唯举其少分之义耳...

虚心谨慎,怀有谦恭之心

一般古老的庙门槛都很高。庙门大开欢迎十方,为什么门...

供灯的功德利益与仪轨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

【推荐】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

念念不离阿弥陀佛

一个参禅开悟的人,他是要选择求生净土的,这是一个反...

何等相是诽谤正法

问曰,何等相是诽谤正法。答曰,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

没有厌离心是否是修净土的障碍

问: 净土三资粮讲的是信、愿、行,莲池大师特别提到...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这次佛学讲座的最后...

以爱化怨 武士之子出家

大约八百多年前,日本有一个很大的山村,山村的正中央...

益西彭措堪布:念佛警策讲记

示念佛切要 明 憨山大师 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

星云大师:世间最困难的战争是内心佛魔之战

众生颠倒,往往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若无代表正义的韦...

人世间最大的美德是宽容

朝阳升起的时候,山门外凝聚着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才能感应道交

问: 法师慈悲,我们常听您讲念佛要感应道交,到底怎...

人有千算,天止一算

浅见无知的人,只能看见一切事物的表面,不能看见事物...

狐狸精跟着狮子王

禅宗这一法,是最上乘,是无相法。社会上这个道,那个...

3种让吃货们不寒而栗的高档「美食」

作为高档美食,鹅肝、燕窝、鱼翅往往被用于重要的宴席...

播放念佛机播经机,度无形众生可以吗

问: 我们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时播放念佛机、VCD,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