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有一念而犯鬼神之禁

蔡礼旭老师  2016/04/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一念而犯鬼神之禁

圣人跟凡人、跟小人差别,一念之间,是觉、是迷、是正、是邪、是净还是染?人在境界当中,“须臾坚忍,终身受用;一念之差,万劫莫赎”,在境界当中能忍得住,保有了自己一生的名节;还有自己调伏自己欲望的功夫成就了,终身受用。

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明朝一位宰相,明英宗的宰相曹鼎,当时候他才是个小官,在监狱里当领导。刚好抓到一个女子,这个女子非常的美丽,他动了心了,他知道读书人不能这样,可是确实在那个境界当中,有点伏不住了。他赶紧拿起笔来写着,“曹鼎不可”,写完把它烧掉,再写一张,“曹鼎不可”,结果写了几十张,写到天亮。天亮了,过关了。大家想一想,他假如这个念头伏不住,他还能做宰相吗?他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甚至祸延子孙。

有一句格言讲得好,人什么时候要谨慎?“有一念而犯鬼神之禁”,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邪念鬼神都愤怒。“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讲这句话伤到他人、伤到团体,这种事不能做。“一事而酿子孙之祸”,今天做的这一件事情,祸延子孙,都不能有。所以一念、一言、一行都要谨慎,是善因必结善果,是恶因必感恶报,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所以人是敬畏因果、敬畏真理,所以他非常克制自己的恶念。但是假如一念之差,没有守住做人的良知,可能这一生毁了,最后万劫不复,都难以挽回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做好事没得好报?

有时候表面上看是做好事没好报,做坏事反而好处多多,...

五种慷慨布施,能得大福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

佛陀被谤的因缘

佛陀遭外道奢弥跋毁谤,弟子们不解,为何至尊至贵的佛...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

布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

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

保持正念去面对一切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

正视偷盗的果报

很多人家里很贫困,特别想改变现状,想发财,因此采取...

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

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心不散乱,久久烦恼能圆伏圆断...

王博谦居士《学佛浅说》

人何以要学佛 列位要知道人们,何以要学佛的理由,须先...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

18条做人的硬道理

一、只有小聪明,绝对无法超人一等 大小聪明,皆可谓聪...

鉴空和尚顿悟前身的故事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

对心脏有益的九种食物

据台湾《康健》杂志近日报道,其实,在你家的厨房里,...

把杀生的过程变成做佛事

这几天老是有人问小虫子或者叫害虫要如何处理?的确刚...

极乐净土去此不远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

跳脱爱欲轮回苦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化之时,国内有一位名尸利踬的...

平凡和平淡都是一种幸福

人生的路上,一路走来会遇上各种各样的人,真正能陪自...

学戒研教为何感受不到法喜

问: 弟子平时学戒、研教时,常感觉脑袋、眼睛很累,...

如何为去世的父母眷属超度增福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