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2010/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一套太极剑法,一路剑法使完,竟无一人喝彩,众人尽皆诧异:“这等慢吞吞、软绵绵的剑法,如何用来对敌过招?”还以为是张真人有意放慢了招式,好让张无忌瞧个明白。

只听张三丰问道:“孩儿,你瞧明白了没有?”

无忌答道:“看清楚了。”

张三丰道:“都记得了没有?”

张无忌答道:“已忘记了一小半。”

张三丰道:“好,那也难为你了。你自己去想想吧。”

张无忌低头默想。

过了一会儿,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

张无忌道:“已忘了一大半了。”

周颠等人皆急:“刚学的剑法都忘了一大半,这可如何迎敌?”便请张三丰重新传授一遍,张三丰微笑,再使出一路相同的剑法。

张无忌沉思一会儿,睁开眼:“我已忘得干干净净。”

众人皆惊,惟张三丰独喜:“忘得真快!”

随即,张无忌拿剑迎敌,大胜。

张无忌学太极剑法,不记招式,只是细看剑招中“神在剑先,绵绵不绝”之意。看完一路剑法,已忘记了一小半。低头默想之后,已忘记了一大半。再看张三丰演练一遍,再经沉思玩味,终于忘得干干净净。当全部忘记之时,也是学成之时,并以之力克强敌。由记得转化为有如本能一般,终能不受原来招式所限,随意出招自成章法。

张无忌是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拟出来的。普通人没有他那样的悟性,但无论是学武、悟道还是做人,其本质和境界都有着潜在的相似点,都要经历一个从清醒到迷惑,再从迷惑到清醒的过程。

青源惟信禅师讲到自己修佛悟道的历程时说:“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与张无忌学剑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一个人刚开始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人家告诉你眼前这叫做水,你就认识了水;告诉你远处那就是山,你就认识了山。你会心想“原来如此”,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真理。因为了解得太肤浅,所以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随着年龄渐长,人在经历过无数的问题和挫折之后,开始逐渐了解到人生的深意,就不再有刚开始的心态,而开始小心谨慎,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我们开始分析哪座山更秀,哪片水最清。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争强好胜,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

大多数人到了第二重境界就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却始终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修行,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返璞归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无求无欲,与世无争,面对世俗之事,一笑置之。

人活一世,都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因为每个人只有一生,同样是活,为什么不活得圆满一点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禅的心灵环保

环保一词,已是非常流行的现代语,它的意思是:保护我...

浅讲《信心铭》

第一句话:【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就是你要悟入佛...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

宗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原文】 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圆寂前,对弟子说:我心中有一物,许久来一直...

禅的心要

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请问惟宽禅师道:身口意如何各自修...

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

从凡夫转变为圣人

五停心观中的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因缘灭。...

一切殃福终不朽败

我曾这样听闻的:当时,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

金色王施饭获福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

世事如迷途,佛法度人心

奉献他人,才是真正有利自己。我很感恩学佛带给我的改...

恶性须菩提

世尊成道之后,观察到大海龙王一族有得度的因缘,便现...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一、业的习气,二、外...

抑郁症的病因

抑郁症的病因,也跟执著常有有关。 很多抑郁症患者,都...

观无常悟四谛理法

那伽波罗尊者住在古印度鹿野城时,有位年迈的婆罗门来...

心态着决定我们的生活

位老人坐在路边,走来一个年轻人,他问老人说:老头,...

在逆境中要好好尽自己的本分

有一位太太她也是先生没有责任,抛弃了她们,结果当下...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

印光大师:八字、命运不好的人如何求得好因缘

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

以何心称念观音菩萨可得感应

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的二大胁侍菩萨之一,...

「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

如何将念佛法门渗透到睡眠里

卧时念佛莫开声,鼻息之中好系名。 一枕清风秋万里,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