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要给自己埋下祸根

济群法师  2016/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要给自己埋下祸根

人每天忙来忙去,除了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满足由欲望引发的、永无止境的附加需求。

有些需求本来是无害的,就像“饥来吃饭困来眠”那样,只是维持这个机体的正常运转。但经过欲望的催化,这些需求就会渐渐变质,不断扩张,最后像无限增殖并破坏正常机体的癌细胞那样,不仅令我们应接不暇,还会使我们受到致命的伤害。

比如吃饭,本来是为了充饥,但对食物产生欲望又不加节制后,就会带来杀生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尝一口所谓的“野味”,令多少野生动物横遭杀戮。即使在日常餐桌上,又有多少“合法”养殖的众生,日复一日地葬身油锅。仅仅为了所谓的“美味”,仅仅为了满足我们的欲望,就该让它们这么付出生命吗?

如果说动物间的杀戮,只是它们别无选择的谋生之路,那么人类呢?我们有那么多维持生存的选择,而且更健康,更符合人体构造,但很多人偏偏选择了一种会杀生害命的饮食习惯,甚至“无肉不欢”。原因就在于,他们被一种叫“口腹之欲”的东西绑架了,看不到这种“快乐”是建立在血淋淋的杀戮上,也看不到,由此带来的苦果终将落到自己身上。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还会因这样的消费付出更多的金钱,并且为了赚更多的钱,付出更多的时间。而时间意味着什么?其实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消耗自己的生命,结果是为了伤害另一些生命,值得吗?

所以,当一个需求产生时,不妨先看看,它是否合理,是否会危害其他众生——不要因此给自己埋下祸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放生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吗

很多人对放生有这样一个疑问:市场需求量是固定的,按...

临事对人时,应抱持怎样的态度

我们每天张开眼睛后,生活的二六时中,总会面临许多不...

这辈子不值得你去做的那些事

引导语: 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每一个人都...

吃动物的肉,迟早要还的

业障越来越重,智慧就越来越薄,福报就越来越浅。于是...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

慈心不杀,当吃长素

慈心不杀 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

把问题想通了,对佛法的信仰才能起来

我们常常讲的善和恶,都是从世间法立场上来谈的,而真...

匆忙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生命本需要凝视与倾听,凝视朝来暮去,看兴亡多少事;...

您是因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

问: 您是因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 济群法师答:...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含义

《金刚经》说,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么...

谁动了我的这潭水

今天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物质条件日益改善...

济群法师: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问: 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济群法师答: 天堂和地...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苏州人吴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众。民国十年,朝礼...

居士在生活工作中该如何修

问: 您刚才说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指什么说法。...

八岁的沙弥

很久以前,当时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统治。有一...

学佛是为了什么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

净界法师:念阿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智者大师说: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什么...

宁可坐着聊天,为何不去念圣号

《地藏经》多数都讲事,没有讲理,没有讲性空,不是空...

嗔心导致杀人的悲剧

《大智度论》云: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杀嗔诸佛赞...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

是非当教育 磨练真功夫

现在的社会很复杂,苦难的众生布满每个角落,我们要发...

曾国藩的人生「三贵」

曾国藩是晚清末年的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恪守立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