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吾人一念心性,与诸佛了无有异

印光大师  2016/08/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吾人一念心性,与诸佛了无有异

吾人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有异,其智愚苦乐天渊悬殊者,以宿世今生之所修所习,有善恶顺逆之所致也。《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言法界性者,即生佛同具之妙真如性,在佛不增,在生不减,处生死而不垢,证涅槃而不净,亘古亘今,不迁不变,湛寂常恒,如如不动。

此性最可尊贵,故众生虽迷之及极,如来绝无一念弃捨之心,多方教化,冀其复彼本性也。一切惟心造者,乃指修习顺逆而言,顺修则为人,为天,为声闻,缘觉,菩萨,极之则圆成佛道,安住寂光。逆修则堕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极之则永堕阿鼻地狱,经尘点劫,受诸极苦,莫由出离也。由是观之,十法界皆由今昔修习而得,故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了此,而不返迷归悟,背尘合觉,以慎所修习者,未之有也。其返迷归悟,背尘合觉之道,固非一端,求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者,唯净土法门为然也。

印光大师: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若不以教印心,终落邪魔外道

佛祖一心,教禅一致,宗门教外别传,非离心外,别有一...

元音老人问答录

1问:什么是外道? 答:心外有法就是外道。不受佛化,...

有自知之明,回避玄妙之谈,老实念佛

他方世界的菩萨,都尚且渴望往生极乐净土,何况我们这...

贼不偷穷人家

唐代的只林禅师,得法于荆州永泰寺的灵湍禅师。他得法...

传喜法师:放生命救佛性

我们今天要放生的这些众生,不仅要放它的肉身,主要是...

一念心性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念观音圣号要知道怎样名为观音?应顾名思义,因义知名...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 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

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学。然已大半辈子过了,无...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

寿康宝鉴序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

虽属惑业凡夫,亦可承佛慈力带业往生

观汝所说,足知汝虽看《文钞》、《嘉言录》,依旧绝不...

圣严法师: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快乐有很多层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乐」,是一种刺...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归一处

学佛应念佛,念佛当一心。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

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

一切众生就是妄心生灭永远不停的,妄心生灭不停干什么...

学习做更好的沟通,使人际更圆融

有时我们在沟通时,会不自觉地用一些『否定式』、『命...

保持善心原有的味道

周末,与父亲一同去登山。我们走到了山腰,便坐在凉亭...

人生十不如

身若无端错行,不如正心安守本份。 口说闲言杂语,不如...

看护病人会犯煞犯冲吗

问: 朋友与亲戚有病苦,当我欲前往探望病人之际,相...

广钦老和尚指导如何内心用功磨好剃头刀

有一天,在建筑工程正忙,工程车、建筑工人都来准备做...

免除死刑的契机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

阿难化瓜

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