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被富贵逼落三途

2016/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被富贵逼落三途

朱元介,名之蕃,明代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官职做到礼部侍郎。朱元介工于书法绘画,山水画与宋代的米芾、元朝的吴镇风格颇为相似,著有《金陵四十景图考》一书,是解说“金陵四十景”最为深入的一部书。

他的真书行书学赵孟頫,也临摹过颜真卿、文徵明的字。每日可写万字,不论是蝇头小楷,或是尺大的字,运笔若飞。

朝廷派他出使朝鲜,因出众的书画诗文,博得朝鲜人士的赞叹欣赏,馈赠许多金银,他一概回绝。朝鲜人改以貂皮、人参做为贽礼,请他惠赠翰墨。他把这些礼物典卖,改买各种书法、名画、古器来收藏。

朱元介生就聪明,才华漾溢,后来高中状元,位居高官,荣华富贵享用一生。这份福报从哪里来呢?

朱元介在没有考上功名时,曾做一个梦,梦中神人告诉他:“今年状元应该是镇江的徐希孟,因为他和女子私奔,功名被免去,第二名就是你了。但是徐希孟他家三代不吃牛肉,你们父子还没有戒食牛肉,假如能及早悔过,还有机会中得状元。”

朱元介醒来后,告诉父亲,父亲不信。那一晚,朱元介的父亲也梦到这件事,才大为惊奇,便立誓不再吃牛肉。这一年,朱元介果然高中状元,徐希孟只得二甲第三名(按:进士分三甲:一甲,状元;二甲,榜眼;三甲,探花)。

“戒牛得魁”只是朱元介富贵一生的近因,远的因却是来自于他学佛的关系。和朱元介同一时代的蕅益大师,在《恒正上座受持朱元介所书经跋》一文,提到世间宰官有五类:

一是悟得无住生心,乘愿再来,自觉觉他的宰官。

二是心性已有省发,因未断习染而一念误失,堕入洪福之中的宰官,例如黄山谷、苏东坡。

三是夙来信奉三宝,植福根深,这一生极力弘护佛法的宰官。例如陆五台(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四是宿世为苦行僧,只因道眼不明,世俗欲望未断,见到荣华富贵就爱慕执著。借着过去苦行僧的修行功夫,今生如愿以偿,因此放纵欲望,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像朱元介这一类的宰官。

五是一向不信三宝,只因相信做善得福报,而今生得以位居宰官。这类宰官往往自高自大,不懂得崇信三宝、持守戒律。这一世若还修善,将来还可以投生修罗鬼神。若只知造恶,那准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途。

朱元介纵情于世间五欲,深陷而不能自拔。蕅祖说:“朱元介之陷溺,不在为状元时,在为匡山老僧时矣。”贪爱富贵,不是在他高中状元时,而是过去生“匡山老僧”时就埋下远因了。过去在佛门修的种种苦行,如今一一转换成世俗果报,浑然不觉地大享其乐。幸好他能凭他的书法才艺,书写佛经,聊做未来得度的因缘。一旦误入富贵丛林,能从中脱身而出者,一百人中找不到一位,蕅祖云:

“大集会一切菩萨,向世尊痛哭流涕,发大誓愿,未证无生法忍已前,恳佛加护,宁堕地狱,不为王臣宰官。”

初地之前的菩萨,在世尊面前,痛哭流涕,恳求佛力加被,未证无生法忍之前,宁可堕入地狱,也不要做王臣宰官。

已证无生法忍的佛菩萨,安住于真如实相理体,为了度生方便,乘愿再来时则投生于“王家”、“大福田家”,受到众人的推许而顺势化导。身虽在富贵之家,心却是出尘不染,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哪碍白云飞”。若没有佛菩萨的本事,遇到般般现前的享受,拥有呼风唤雨的权势,几个不被富贵逼落三途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度化长者

佛陀想度化一位长者。有一天,佛陀到长者的家门口乞化...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宣化上人:钱可通神?—切勿错因果

钱字是从一金、从二戈而成。有首偈颂说得很好:二戈争...

富翁的今与昔

富翁在自己公馆的花园里散步,烦恼尾随其后,寸步不离...

【推荐】在富裕中亲尝贫困

爸爸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处境,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自...

犹太人的布施与福报

修财布施的因,感财富的果报,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大众...

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钱上

快乐家园 在这个中国经济增长的初步阶段,人们把所有希...

勿以嗜欲杀身,勿以财货杀子孙

有些父母、长者非常想不开,就想着要给孩子多留一些钱...

你的债都还了吗

小和尚救回一个轻生者。那人悠悠醒转,对方丈说:谢谢...

世间有四事不能长久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

在轮回里,我们只是一个过于投入的演员

一个年轻的戏子跟着师傅学艺,并到处演出,也参与演了...

饿鬼问前世因缘

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问: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一般来说,...

海涛法师《发菩提心、皈依三宝》

从内心转念的目的,是要把负面的烦恼心--贪、瞋、痴...

念阿弥陀佛求生到极乐世界的法门,真的是太简便了

烦恼浊有五种: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这也想要,那也...

任性娇养孩子,则与杀其身过无量倍多

来书所说,皆从自己身心习气上究竟,不胜欣慰。然在凡...

大安法师:科技与宗教的关系

问: 请法师开示科技与宗教的关系,确切地说,与佛教...

打坐时的十个禁忌

打坐不仅仅是佛家禅修时的一种坐法,目前已经成了一种...

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修学佛法的完整体系是戒定慧三学。用浅显的话来说:戒...

善恶猕猴缘

佛陀带领弟子们在王舍城弘法时,弟子们心有所感地对佛...

太虚大师《念佛往生的原理》

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

从心底至诚恳切念佛,才能感佛相应

我们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首先我们要发长远心、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