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最值得怀念的近现代高僧们

2016/10/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最值得怀念的近现代高僧们

他们致力于振兴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艰险。他们曾经影响了世界,或者改变了我们。他们转身而去,带走一段光阴、一段故事。一切的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当身形定格,他们的人生点滴也被凝固在册。成为后世永恒的榜样和力量源泉。他们走近佛教历史,我们追忆无尽……

世寿120岁的虚云老和尚,近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脉,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虚云禅师。他一生经历传奇,堪称一部活的中国佛教近代史。

印光大师,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人物之一。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

太虚大师,近代高僧,民国以来佛教革新运动之倡导者。因受时代思潮激发,遂主张革除佛教积弊以弘教护国,进而兴国救世。

弘一大师,学贯中西,艺专多科,是我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诗人、学者,在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

圆瑛大师,不仅佛学造诣精深,还是一位爱国楷模,主张“国家存亡,匹夫有责;佛教兴衰,教徒有责”,新中国成立前连任七届中国佛教会理事长。1953年5月30日至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举行成立大会,圆瑛大师当选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

来果老和尚,与虚云老和尚同为近代宗门硕德,共负时望。来果禅师生平以弘法悟道为己任,宗说兼通,普接三根,棒喝双举,钟鼓交参;领众三十余年,未尝少懈。

法尊法师,是现代高僧、著名翻译家、不畏险阻的西行求法者,有学者称他为“当代玄奘”。法尊法师为沟通汉藏文化,弘扬藏传佛教,翻译大量西藏佛教典籍,并写有不少论著,为藏学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

月霞法师,毕生修道,无一日不坐香,无一年不打七。他最初学习天台后改华严,对于杜顺和尚的法界观,及法藏、澄观诸师的章疏,均有深入研究,可谓近代华严宗的代表人物。

谛闲法师,毕生辛勤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为天台泰斗。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弟子甚众。

守培法师,民国十大高僧之一。十三岁便独立支撑寺院门户,二十八岁入终南山住茅蓬静修,悟明心地。师虽雄才勇哲,却毕生苦行。抗战时期护法不畏艰难,只身迎对日军宁死不屈;保护禅教不畏众口,务求佛教真精神,“不到无是无非处,我终不把是非捐”是其一生朴实行持的真实写照。

慈航法师,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中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为中国佛教在台湾的开展打下基础,对台湾佛教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圆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金身供奉于台湾弥勒内院,为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之一。

能海法师,近代显密圆通的著名爱国高僧,禅门临济宗第四十四世法脉。法师出家后不畏艰辛,两度入藏求法,获密宗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第二十八代嫡传。先后创建成都近慈寺、绵竹云雾山、重庆、上海金刚道场、五台山清凉桥等多处密宗道场,讲经弘法、注译密宗经典,尤其在沟通汉藏佛教文化及和平解放西藏等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

广钦老和尚,平时生活简朴,日常以水果为食,故有“水果师”的称号。往生前约一星期开始,每天昼夜都自己猛力出声地念佛,那种“使尽每一口气恳切呼唤阿弥陀佛”的念法,非常人可及。有弟子恐他以近月不食的体力难以支撑,故建议老和尚说:“师父,我们念,你听就好!”老和尚瞪大了眼,斩钉截铁说:“各人念各人的!各人生死各人了!”

忏云法师,忏云法师持戒严谨、以戒为师,一心宣扬净土。“礼佛”与“放蒙山”均为每日修行之功课。提倡诵念阿弥陀佛佛号,是台湾净土宗极为重要的法师。30岁出家后,即行“过中不食”之戒律,无一间日。法师对于弟子的训练也是依法解行并重。

圆拙老法师,一生谦默恬淡,志行高洁,严于律己,慈以待人。无论是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还是国泰民安的和平时期,老法师皆一如既往,随缘法化。

宣化上人,将佛法传到美国,抱定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六大宗旨,威仪具足,严中有慈,双目低垂,两手当胸,口常含笑,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他的弟子恒实法师说,“宣化上人圆寂后,我们就把他的骨灰送上热气球了。他说我是从星空来的,我要回星空去了,不要绐我留任何的纪念塔、博物馆什么的,一点都不要,所以就把他送上热气球了”。

佛源老和尚,云门宗第13代传人,禅风高古,于当世特立独标,接引学人,手段奇巧,立意不凡,常常在平常言语中见出古德之风。老和尚的棒喝威严是出了名的,大家都怕他,但被他打过骂过的人事后不但不恨他,反而是感恩不尽。所以,老和尚常讲:“打不退、骂不退的,是佛门里的好宝贝!”

圣严法师,出身江苏贫农之家的圣严法师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曾获选“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承继汉传佛教禅宗临济、曹洞二法脉,致力“人间佛教”,以“心灵环保”为核心理念,号召追随者“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

印顺导师,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以智慧深广、学识渊博、著述宏富而享誉当今佛教界和学术界。遍布全球的慈善组织慈济功德会创始人证严法师即出自印顺门下。由于印顺法师对佛教界、学术界的巨大影响和贡献,二十世纪下半叶被称为台湾佛教史上的“印顺时代”。

本焕长老,当代中国佛教著名高僧、佛门泰斗、禅门尊宿。长老1907年生于湖北武汉新洲,亲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是见证三个朝代的世纪老人。长老修行80 余载,布道20余国,皈依弟子200余万人,法嗣弟子近千人,广衍南宗,花开天下,实乃当之无愧之佛门泰斗,名副其实之人间菩萨!2012年4月2日凌晨零点36分,本焕长老在深圳弘法寺安详示寂,世寿一百零六岁。

净慧长老,一生弘扬禅风,续慧传灯。净慧长老提倡的生活禅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主张“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引领无数学人走进禅门。2013年4月20日6时26分,在四祖寺安详示寂。世寿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夏。

惟贤长老,少年投身佛门,跟随太虚大师践行人间佛教。惟贤长老一生志大行刚、悲深愿宏,弘法利生,续慧传灯,对中国佛教事业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3年2月2日凌晨4点46分,当代著名高僧、法门领袖、唯识学泰斗惟贤长老于重庆涂山寺圆寂,世寿九十三岁。

觉真长老,儿时出家,童真入道,几十年如一日践行佛法,著作等身。一生为人低调,不管什么事,总不愿麻烦别人。在他眼里众生平等,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他对任何人都是平等没有分别的。长老生前最爱说四句话:“低调,让路,低成本高效率,不给别人添麻烦。”

明哲长老,潜心研佛60余载,曾提出“出家要自利利他、福利大众”的主张,是宗教界爱国爱教的优秀代表。明哲长老将自己的毕身精力贡献给我国的佛教事业,同时为青岛湛山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于2012年9月16日上午7时,早课时往生。世寿87岁。

海山长老,一生历经风雨,屡遭磨难,但终不舍佛法,戒行高洁,如劲松傲霜雪而弥坚,若清莲出淤泥而更洁,深受万众景仰。老和尚俭朴一生,从不浪费,一生不蓄金钱,从不过生日,不允许四众弟子为他老人家祝寿,每逢生日皆以念佛度过。2013年4月24日11点23分,蒙佛接引往生莲邦,世寿86岁。

根通长老,长老曾提倡“人间佛教、知恩报恩”,倡导和带动山西佛教界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团结友善,克己奉献,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关心支持各种有益的社会文化公益事业。他利用个人在山西和海内外佛教界的影响,先后为山西佛教和佛教文化、扶贫救灾和希望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筹措资金、物资上千万元。2015年11月2日凌晨,在山西太原安详示寂,住世87春秋,僧腊70,戒腊68。

德林长老,看似严厉的外表,背后却是一颗慈悲的心,严厉的力量来自慈悲心。80多年前,高旻寺除了几件破房子,几乎一无所有,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寺庙几乎残破不堪,是德林长老以一颗菩提心,把高旻寺建设成现在这座恢弘的寺庙,同时又精心维持了禅寺的严格家规。高旻寺一不卖门票,二不卖香火,三不做经忏佛事,一心参禅,求明心见性,见性即是成佛。2015年6月22日圆寂,享年101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土宗十三代祖师

宋代的志磐法师在《佛祖统记》中,除专叙天台宗以外,...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虚云老和尚上在云居山茅棚示寂,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

僧济法师的往生故事

东晋慧远大师在东林寺率缁白二众一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1.生平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讳圣量,别号常惭愧...

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弘一大师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

达照法师简介

达照法师,俗姓林,笔名天台子,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文...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初拣出血舍利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进行舍利分拣 将初步拣出的净慧...

持戒念佛--明学长老的坚守

持戒与念佛的统一,一直是净土祖师倡导的宗风。慧远大...

【推荐】身体24小时的使用手册

1:00 人体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此时头脑较清楚,熬夜...

有福报和没福报的人差别非常大

福报确实非常重要,有福报的人和没福报的人差别非常大...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永明延寿禅师,大师在《万善同归...

誓愿宏深的药师如来

归命满月界 净妙琉璃尊 法药救人天 因中十二愿 慈悲弘...

学习《印祖文钞》的重要性

好,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

人生的意义目的是什么

人类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最根...

新年的十问

在今后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情绪波动等时候,都可以用以...

有精神病的人该怎么帮助他们

问: 1.对于家里患有精神病的人该怎么帮助他们?2.对...

海涛法师《佛说轮轮王五道罪福报应经》

释迦如来一日由迦毗罗卫国释氏精舍,率领千二百五十大...

海涛法师《从深信因果到迈向慈悲》

生命有轮回,人在这世上何以命运都不同呢!其实种善得...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一日,世尊带领大众至般遮罗大聚落,途中经过一处树林...

杀生庆贺祝祷 反而增加恶业

过去有一个老修行,在山里头修行,他受这家人的三代供...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关怀」与「包容」很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

重罪轻报,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个生活上的困扰,希望师父能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