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2018/04/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一日,世尊带领大众至般遮罗大聚落,途中经过一处树林,世尊告诉阿难:“阿难!我们在此暂时歇息。”于是阿难为佛敷座,世尊坐定后,问诸位比丘:“你们是否想见我于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行苦行之舍利?”大众皆回答:“世尊!弟子们殷切希望见到。”

此时世尊以手按地,大地六种震动,有七宝塔从地涌现,世尊从座而起,顶礼并右绕宝塔,然后对阿难说:“阿难!你可以打开此宝塔。”宝塔打开后,里面是七宝珍饰之宝匣。“阿难!请你再打开宝匣。”宝匣内是白如珂雪的舍利。“阿难!你可持此大士骨来。”于是阿难将舍利宝匣恭敬的奉上。世尊接过舍利宝匣,传给大众,要大众仔细详观,如来说:“菩萨胜功德,勤修六度行;勇猛求菩提,大舍心无倦。诸位比丘!此舍利是无量戒、定、慧香所薰修,你们应当礼敬。”与会大众纷纷顶礼舍利,叹未曾有。这时阿难禀白世尊:“世尊!如来已超出三界,是三界导师、是众中尊,如今是何因缘而礼敬此身骨?”

佛言:“阿难!我因此身骨因缘,得至成佛,为了感念往昔深恩,所以礼敬。我现在为大众讲述往昔因缘,使你们不再疑惑。”

“在过去无量世时,有一位国王名大车,国王有三子:摩诃波罗、摩诃提婆、摩诃萨埵。大车国王喜欢赏游山谷景色,每次出游三位王子都会相随。有一次,一行人游至大竹林中,在林中休息后,国王与随行众先行回宫,三位王子继续前行。这时三位王子看见有一只母虎,生了七只虎子,小虎大约出生一周。大王子摩诃波罗说:‘看母虎疲惫之样,七只虎子围绕在旁,母虎一定无暇离开去觅食,这样下去,母虎被饥渴所逼,将会啖食其子。’二王子摩诃提婆说:‘哀哉!老虎不久可能会饥渴而死,我该如何救它们的命?’三王子摩诃萨埵不语,心里想:‘我的身体,经过百千生的虚弃败坏,曾无少益,何不今日舍弃此身以救虎群?’”

“三位王子徘徊了一阵子,就离开了。摩诃萨埵王子边行边想:‘我应当用我的身体行大善业,以善业于此生死苦海作为渡至彼岸的大舟航。今天我若舍弃此身,不但可以救饥渴的老虎,也等于舍弃了无量因身躯的各种恶疾所带来的怖畏。身体是四大假合,脓、血、屎、尿、涕……,种种不净物充满其中,筋与骨相连作支撑,极为可厌;我应当舍弃此假合之身,以求无上究竟涅槃,永离忧、悲、无常种种苦恼,百福庄严,成一切智,而后广施一切众生无量法乐。’三王子发大勇猛心,因慈悲愿力而坚定其心,但顾虑到自己的兄长会阻挠,三王子便请兄长先回宫,自己稍后就回去。”

“三王子摩诃萨埵见兄长远去,立刻进入竹林,脱去衣服,挂在树枝上,然后卧倒在衰弱的母虎前,等待虎食;菩萨的慈悲,老虎却没有啖食。三王子摩诃萨埵即登上高处,从高处坠身于地,又担心母虎身体羸弱,无力咬食身肉,便用枯竹刺颈,使颈脖出血。这时,大地六种震动,众华及妙香末从天而降,缤纷坠满整个树林中,虚空中传来诸天天人赞叹音声。这时,饿虎开始舐颈处流出的血而渐增气力,然后将三王子的身肉啖尽,只剩骨头。”

“两位兄长尚未回到宫内,忽然心生大愁苦,立刻折返林中,看不见三王子,却看到老虎旁边残余四散的身骨,两位兄长扑倒在弟弟的身骨上,昏厥过去,良久才醒过来,悲痛的哭泣。正在王宫午睡的国王夫人,此时忽然梦见不祥之事:自己的双乳被割,牙齿脱落,手上有三只鸽,其中的幼鸽却被老鹰飞来叼走,夫人的双乳流出乳汁。这时侍女进来禀报夫人:‘夫人!听外面的侍卫说,王子失踪了。’夫人听了更加忧愁烦恼,悲伤得泪流满面,于是去向国王说:‘大王!我痛失我最小、我所爱的儿子啊!’国王听夫人此说,忍住悲伤,哽咽的安慰夫人:‘你不要忧愁哀戚,我立刻召集大臣及人民,即刻出城,分头往各处去寻找。’”

“不一会儿,有一位大臣前来禀报:‘启禀大王!已经找到大王子与二王子,三王子尚未找到。’不久,第二位大臣进宫,声泪俱下的陈述三王子舍身之事。国王及夫人悲痛到极点,强忍哀伤到了爱子舍身之地,看见爱子遗骨散落各处,当下就昏倒在地,用水遍洒,久久方才苏醒过来。醒过来的夫人声嘶力竭痛哭,如鱼处陆,若牛失犊,两位王子与父王强忍悲哀,痛苦的收拾三王子遗留的身骨,并建造庄严的宝塔,供养身骨舍利。”

“阿难!这宝匣内即是三王子摩诃萨埵的身骨舍利。那时的我,虽然还没有断尽贪、瞋、痴等烦恼,却能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涂恶道中,随缘舍弃我身,布施救济众生,使其出离众苦;现在,我烦恼已尽,称为天、人之师,具足一切智慧,难道我不能为处于险难的一切众生,代受众苦?”

佛接着说:“那时的三王子摩诃萨埵,就是我的过去身;大车国王,是我今世的净饭父王;王妃夫人是我今世的生母摩耶夫人;过去的大王子是弥勒,二王子是文殊;那时的母虎,是我今世的姨母;七只虎子,则是大目乾连、舍利弗及五比丘。”

世尊讲述此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后,无量阿僧祇人天大众,皆悲喜交集,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先前从地涌出的七宝妙塔,佛以神力摄受,忽然隐去不现。

典故摘自:《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一·投身饲虎缘起》

省思:

《佛说八大人觉经》云:“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释迦如来于历劫精进修菩萨道时,舍身饲虎,更舍世间人所爱之种种欲求与享乐,发愿成就一切智慧,而后广施一切众生无量法乐,使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而得解脱,是愿代众生受无量苦的大行大愿。行者当效法菩萨,发起“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之悲智愿行,利乐有情,愿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粒米大如山

有一对贫穷的老夫妇,既没有儿女,也没有谋生的技能,...

布施蚊子

站在窗口,望着往来的人流,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不禁...

有福报和没福报的人差别非常大

福报确实非常重要,有福报的人和没福报的人差别非常大...

财布施也可得相貌庄严的果报

救济贫苦离不开钱财送贫者,买米油粮食以及各种食品施...

碰到这些人,应当在财施中加上法施

当你布施的时候,如果碰到这些人(盲聋喑哑)了,你要...

布施供养,广结善缘

佛教非常重视结缘,不但结缘还要结善缘要广结善缘。但...

布施就是最好的结缘

佛教非常主张广结善缘,但是怎样才能广结善缘呢?其实...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

凭着良心道德做事,他的福报迟早会现前

有个商人带了十万人民币到深圳去投资,他是做铺地砖的...

德亮法师往生见闻录

时维丁酉(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十七点二十分,德亮...

只要不信命,命就可以改变

有一次,一位营业员给我写信,她说,我听说你是法师,...

寒门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师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

善男子的三种具足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当时...

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情动入胎。没有断见、思惑都应该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

圣严法师《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

在一些职场,工作人员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离...

心灵的残缺

古时有一个裁缝,出门访友几天,归来后伙计呈上一份订...

怎样处理是非

常听人说:是非止于智者,是非真的能止于智者吗?其实...

寺院敲幽冥钟的由来

辛弃疾曾经在他的《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中写道:身世...

曹德旺:慈心行善,别太看重钱

我穷过,曹晖出生当天,家里一点吃的都没有,所以知道...

以平静的心去处理

有一位富家小姐,据说她也是名企业家之一。她对现实有...

应以何种心态来投入工作

问: 刚毕业上班不久,请问该以何种心态投入工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