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谁说富不过三代,做好了福报也可以代代相传

传喜法师  2016/1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谁说富不过三代,做好了福报也可以代代相传

人人都想拥有福报,但是福报是求不来、算计不来的,获得福报需要智慧、需要修行。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意即把钱财留给子孙很简单,但想把福报传承下来却是非常不易的。其实中华传统文化里有福报的完整体系,掌握了完全可以代代相传。

福报是知识——持五戒,守五伦,享五福

中国传统的“五福”文化,与儒家五伦、佛教五戒一一对应,佛教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儒家守:仁、义、礼、智、信“五伦”,可得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福”。

长寿,是命不夭折、且寿数绵长 。仁者爱山,山表长寿,中国人给老人祝寿常说“寿比南山”。不杀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就是“仁”,得长寿健康的果报。有“英国的辛特勒”之称的温顿先生,在二战爆发前成功解救出669名捷克犹太儿童。1988年他太太整理阁楼时,无意中发现了当年被解救儿童的名单,他的事迹才得以公开,英国女皇授予他“帝国荣誉勋章”并册封他为爵士。温顿爵士活到106岁安然去世。

富贵,是钱财富足、且地位尊贵。富是自己拥有财富,贵是用自己拥有的财富去帮助别人。持佛教不偷盗戒,对应儒家五伦之“义”——义薄云天,不但不偷盗,还能布施财物帮助别人,得大富贵。中国人尊关圣帝君为武财神,就是敬他兄弟大义,纵使曹操待他礼遇有加,“上马斗金,下马斗银”,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金钱所动,义字当头,为兄弟舍却自身的富贵乃至身家性命。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内心安宁,家庭和乐。康宁对应儒家五伦之“礼”,佛教五戒之“不邪淫”。“礼”即是有礼节,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历来重礼节。不邪淫就是守礼,相互有礼有节,不邪淫得康宁。

好德,是心性仁善、而且顺应自然。“好德”对应儒家五伦之“信”,佛教五戒之“不妄语”。人讲信用,不妄语,才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才能被人尊重,才有好的德行。

善终,是安详离世、而且饰终以礼。“善终”即中国人常讲的“寿终正寝”、“无疾而终”。人想得善终是需要积累大量福报的,《药师经》中记载了人有九种横死,药师佛曾发大愿力,按《药师经》如理行持者,则能度苦厄不遭众难。

五伦之“智”从哪里来?从持佛教不喝酒、不吸毒戒中来。喝酒、吸毒都能乱性,非智者所为。

所以,福报是一种知识,中华传统文明里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以佛教五戒、儒家五伦为言行准则,我们的生命就能结出“五福临门”的果实。

福报传承是门深奥的学问

虽然古语云“富不过三代”,但书圣王羲之的家族,被称为“中华第一望族”的山东琅琊王氏家族,却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跨越诸多劫难兴盛不衰,培养出了36位皇后、36位驸马、29位宰相,至今仍然兴盛富贵。这是为什么?因为王氏家族世代遵循“言宜慢,心宜善”的六字家规。“言宜慢”,言谈要三思,话语要舒缓,让言者深思熟虑、谨言慎行,让听者感到受尊重;“心宜善”,害人之心不可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福报可以传承,但传承福报是门深奥的学问,如果你掌握了,再把这种知识传给你的子孙,那子孙就会一代一代都有福报,受用不尽。

《地藏经》里说:供养父母舍一得万报,供养三宝舍一得无量报。我们以圆满的三宝为对境,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实践,以修行“身口意”的善行来供养佛,我们的生命就会跟佛连在一起,叫“皈依佛、南无佛”。一旦融入佛的圆满功德海,我们就能转有漏的福报为无漏的功德,转不圆满的世智辩聪为无上的圆满智慧。这时再把所作的功德回向给家人,家人的命运就会转变:回向父母,父母的身体就会好;回向孩子,孩子的福报就会增加。你改变自己的时候,你的亲人也会被改变;你修了福德、具备了福德,就能把这一份福德拷贝给他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是为了解脱不是为福报

佛门当然讲福报。佛陀教授的八万四千法门,无一不是在...

有财富而没德行 祸福是相倚的

一个人成就一个事业,先后在哪里?我们先后没搞清楚,...

以菩提心摄持,福报很快就会成熟

一、清净心积大福报 富豪们的巨大财富,几乎富可敌国,...

文珠法师《改善自己的命运》

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

【推荐】邪淫极大损害人的福报

很多戒色文章都会讲到邪淫会影响一个人的运气,手淫也...

名闻利养到时候自然就有了

人们都在追求世间的名闻利养。其实真正地如理如法地学...

福报带得走,财富带不走

现在很多人都在拼命地赚钱,拼命地追求利益,经历了那...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因为我们的生命,始终就没有契入...

十八界空,才能了生脱死跳出三界

《地藏经》讲:自是阎浮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如...

为什么学佛的人不算命呢

为什么学佛的人不算命呢?算命已经低级了,你读三年级...

蛋是素的吗

问: 蛋是素的吗? 传喜法师答: 我们觉得吃鸡蛋很方便...

发愿与发誓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我们每天修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降...

初入佛门要学哪些佛经

问: 初触佛门,想先学《地藏经》,再学《楞严经》,...

佛教徒为何要跪拜

有些人看到佛教徒顶礼上师和佛、法、僧三宝,会提出问...

这四种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进的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

三千亿无形财产

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有一天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一到...

修行归根到底是要利益众生

心生,种种法生。妄想、执著越重,痛苦麻烦就越多;正...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

了解真心就不会认贼为子,以妄为真

世界佛教论坛有个主题叫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如何认识这...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