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蜜蜂王的巧智

2011/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旭日缓缓升起,照亮了大地。祇树给孤独园里的比丘们,早在太阳射出第一道霞光前,已经开始一天的精进修行。

佛陀经常慈悲垂示弟子:修行要有所成就,必须发精进勇猛的道心,不断思惟所听闻的道理,重覆薰修,使其根深蒂固;不但如此,还要身体力行的落实,才能渐渐破除自己无始劫来的烦恼与染垢,恢复本来清净的法身。有一天,佛陀对大众开示了一桩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

过去久远劫前,在一切度王佛弘化的时代,有两位比丘,一位是精进辩比丘,一位是德乐正比丘。那时,一切度王佛正在宣说无上甚深的佛法,法会上聚集的大众,上至诸天天人,下至大地一切众生,都前往聆听法要,会场充满了祥和与光明。

精进辩比丘心念专注的听闻世尊说法,刹那间忽然契悟,当下证得菩萨的果位,具足一切神通妙用。一旁的德乐正比丘,努力的睁开眼睛,却敌不过昏沉与瞌睡,他总是提不起精进修行的动力,所以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

精进辩比丘走到苦撑着眼皮的德乐正面前说:‘德乐正!德乐正!别再睡了!千万亿年之久,才能遇到佛陀住世,因缘实在是难遭难遇,是甚为希有难得的,要赶快提起道心修行,如果让时间从瞌睡中空过,这辈子如何解脱生死呢?睡眠是个大烦恼,人一昏睡,觉性就沉下去了,你应该有所了解。要去除烦恼,就是要常常不忘记自己的初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要时时自我勉励,早求明心见性才是。’

精进辩比丘这番护念的话,德乐正比丘听了有些省悟。日后,常常看见他抖擞精神地在菩提树下经行。但是,时间久了,走着、走着,眼皮又沉重了,瞌睡虫好像挥之不去的苍蝇一般,实在很难克制。

‘好吧!我就坐下来思惟佛法的道理好了。’德乐正为了对治自己想睡的烦恼,于是走到水边的石头上结跏跌坐;他认真地端正姿势,调整呼吸,告诉自己:‘睡眠障碍道法,唯有超越它,才能有所成就,我这次绝对不再睡了!’他发奋图强的安禅静虑,经过了一段时间,渐渐地,意识又开始模糊,睡魔又悄悄的占据心头,他的身体不自觉的开始晃动起来,这正巧被精进辩比丘看到。

精进辩比丘知道德乐正是在努力的改变自己,但由于累生累劫累积的习气是非常地厚重难除,习气的力量远远超过初初萌芽作主的心。为了善护念德乐正的道业,精进辩比丘从慈心三昧显发神通,化身为一只蜜蜂王。它鼓动着小翅膀,发出嗡嗡嗡的声音,朝着德乐正的眼睛直飞过去,好像就要螫刺他的眼睛似的。德乐正勉强地与瞌睡进行拉锯战,他眯着的双眼忽然一睁!瞧见这光景,刹那间警觉心除去了昏沉,他又开始用功。

渐渐地,他又想睡了!当想睡的念头刚闪过时,蜜蜂王就俯身下飞,作势要螫他的胸口,德乐正吓坏了,连瞌睡都被吓跑了,他忽然间醒了过来,再也不睡了。

水边花儿娇美的绽放着,浓郁的馨香随风飘来。蜜蜂王停在鲜粉色的荷花瓣上,吸食着甘甜的花蜜,饱食后的它不知不觉地睡着了。风徐徐吹过,花儿迎风摇曳,失去觉性的蜜蜂王连翻带滚的掉落到泥沼中,它奋力地飞出泥沼,将身体洗净。德乐正见着这般情景,心中忽然有些体会,他向蜜蜂王说了一偈:

  是食甘露者   其身得安隐

  不当复持归   遍及其妻子

  如何堕泥中   自污其身体

  如是为无黠   败其甘露味

  又如此华者   不宜久住中

  日没华还合   求出则不能

  当须日光明   尔乃复得出

  长夜之疲冥   如是甚勤苦

蜜蜂王听了,便飞上花瓣,对德乐正也说了一偈:

  佛者譬甘露   听闻无厌足

  不当有懈怠   无益于一切

  五道生死海   譬如堕污泥

  爱欲所缠裹   无智为甚迷

  日出众华开   譬佛之色身

  日没华还合   世尊般涅槃

  值见如来世   当勤精进受

  除去睡阴盖   莫呼佛常在

  深法之要慧   不以色因缘

  其现有智者   当知为善权

  善权之所度   有益不唐举

  而现此变化   亦以一切故

惭愧的德乐正比丘终于明白,蜜蜂王作势螫他是为了帮助自己提起修行的道心,而示现贪吃、昏沉、陷于泥沼,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不认真修行的果报,好比现在自己的处境一般。

德乐正比丘由衷地感恩蜜蜂王的巧智,真正是菩萨的大慈大悲,处处引导着自己向前迈进。此刻,德乐正比丘已不再为昏沉烦恼所障碍,每天禅坐、经行、精进不懈,很快就证到不退转的圣人果位。

释迦牟尼佛说:‘精进辩就是我的前生,德乐正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省思

修行的路上,一切苦乐境界都是助道的因缘。如果只偏执顺境的快乐,厌恶逆境带来的磨炼,那么将无所成长,自性光明也无所启发,心量也无从提升。要相信自己本具的佛性,要发大愿,不断超越自己的习气,才能逆转直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精进的利益

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至终无忧患。...

小儿闻法,即解甚深义

过去有一位比丘,住在精舍,很精进持守戒法,梵行清净...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从勤劳奋发中去打发时间

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的岁月。在这一...

若要人不死,先下死工夫

病后始知身是苦,死后方知错用心 这是众生的通病,在...

精进的鱼王

佛过去在因地修菩萨行,其中一世为鱼王,不但身旁有左...

把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

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

同恶懒惰的三个原因

解脱、成佛的事,行善、积德的事,都往后拖延,这就是...

财富与幸福

在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

以华鬘供塔 得金色身

昔时,忉利天主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后,证得须陀洹果。回...

究竟法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

清净三业,内护己心

一日,波斯匿王在静坐时,思惟什么是护己?什么是不护...

宏海法师:劝发菩提心文

(第一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大家晚上...

不可思议的佛号功德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虽然只是一个声音,写下来...

这里本来就是地狱

无德禅师收了不少青年学僧,大家慕名而来跟他学禅,禅...

皈依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

问: 皈依之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经》上说:...

【推荐】愿生极乐的人,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

把心安住在向往美好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

看远、看透、看淡

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

普贤十大愿的精神

普贤菩萨作为法王之子,在《普贤行愿品》中,发大弘愿...

净土法门与人间佛教

一、做人是实现净土的前提 说到净土,就与人间佛教分不...

国师与皇帝

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